双十一|究竟谁是打工人?欧莱雅向李佳琦薇娅低头,消费者不买账:给券怕是要再割一波韭菜( 二 )
截至11月18日发稿,黑猫投诉平台上控诉欧莱雅虚假宣传的集体诉讼总量已高达30518条,集体处理率仅9.4%。
消费者分开站队,引出定价权新问题【 双十一|究竟谁是打工人?欧莱雅向李佳琦薇娅低头,消费者不买账:给券怕是要再割一波韭菜】值得关注的是,现有条件下,维权消费者得到的解决方案可分为两种,或得到品牌方,或得到主播方的赔付方案。
如今,欧莱雅已公布赔付方案,意味着李佳琦和薇娅大概率将不用对直播间消费进行赔付。而截至采访人员发稿时,两人的官方微博号也未对欧莱雅的赔付方案进行回应。
不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吗?
可以预见的是,历经欧莱雅差价事件在各平台的多次发酵,消费者、头部主播和品牌三者的关系已变得愈发微妙。在评论区,消费者分成了两派,有消费者痛斥品牌无视商业规则和消费者利益,也有消费者直指头部主播直播间成“二道贩子”,干预市场价格,形成价格垄断等问题。
同时,时代财经还发现,有消费者和渠道商在社交平台反映,头部主播直播活动期间,品牌将要求渠道商在主播直播期间提价,还有品牌商为此取消线下活动,这让习惯于线下消费的消费者怨声载道。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传截图
某大型消费品牌电商整合营销负责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品牌对全渠道控价是日常行为,针对直播期间为保证全网最低价,而进行的控价也是正常现象。“控价其实对消费者来说是好的,良好的价格体系执行反而不会伤害消费者。”
他认为,出现如上述消费者因为直播间控价而取消线下优惠活动的情况只是少数个例,这很有可能是品牌内部线上、线下消息没有打通,“这个就是内部的博弈”。
另外,他认为头部主播强势要求全网最低价,从而获得更多客流,虽然会导致品牌对价格的话语权有一定损失,但这一问题也可以依靠货品策略去解决。“大部分行业对此都选择用货品差异化,或者专供产品来解决。但这并不会透露给消费者,只是内部货品定位。”他指出完美日记此前推出的never(李佳琦爱宠的名字)款眼影盘明显就是李佳琦专供。
针对此次欧莱雅差价事件,该人士认为品牌方过错更大。“电商运营都会要提前考虑到所有的优惠机制,品牌与头部主播的合作,一般保价是合作门槛,有的还会签订合约,如果提前有这方面的承诺,欧莱雅此次就是属于缺少商业契约精神。”
但是,服务于多家日化美妆品牌的行业人士从中看到了另外一面。他对时代财经指出,此次事件印证了欧莱雅、花西子等大品牌正试图脱离大主播。
据时代财经了解,自2019年起,花西子依靠和李佳琦的深度捆绑而出圈,当年花西子销售额实现了数十倍增长达11.3亿元,2020年花西子在李佳琦直播间出现了71次,相当于平均每个月合作5.9次。但据品观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花西子在李佳琪直播间的上播率较去年同期锐减半。
“现在直播是一种畸形的销售模式,大品牌方都在亏钱,赚钱的是杂牌、主播、机构,不合理。没有利润支撑的商业模式本身一定是不可靠的,现在只有花西子、欧莱雅在试图脱离大主播,把优惠放到自己的品牌直播间和渠道,后期一定会有品牌跟进的。”他说。
推荐阅读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动效|卡间联动:品牌广告品效双赢的一次成功探索
- 王饱饱|新消费时代,品牌增长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 门店|女鞋界“清流”!全国9000家店年卖1亿双,只因常喊“清仓甩卖”
- 公告|快手: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深化治理公告
- 调研报告|易观2021输入法调研报告出炉,讯飞输入法口碑、用户增速双丰收
- 国货|为“中国创造”买单!天猫双11,曹县汉服领衔五大国货产业带“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