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当蜂花被传倒闭,57万用户干了这样一件事( 二 )
文章插图
对于网友们担心其破产的问题,蜂花官方也表示:“不会倒闭,卖的便宜是因为产品定位是大众消费。我们是利用现代化设备技术,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让利消费者。”
飞瓜数据显示,目前蜂花的抖音官号粉丝量从11月11号的不到10万,已经飙升到了67.5万。今日下午,在抖音直播间中,主播与粉丝互动火热,屏幕显著位置有“蜂花正茂 理性消费”的字样。
文章插图
【 消费者|当蜂花被传倒闭,57万用户干了这样一件事】几代人的国货记忆
官网显示,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注册资金3280万元,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洗护发专业企业,主要生产“蜂花”牌洗发水、护发素,以及护肤、清洁系列用品。
企查查资料显示,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顾锦文,持股比例为90%,剩余10%的股份由顾然峰持有。值得注意的是,成立36年的蜂花,目前无一条行政处罚信息。
作为一个成立36年的品牌,蜂花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在蜂花出现之前,国内很多人还习惯用肥皂洗头,也还没有护发的概念。蜂花推出了“蜂花牌”洗发精和护发素,开启了洗护分离的新时代,蜂花也成为护发素的代名词。
消费者有了护发的理念后,蜂花牌护发素风靡我国大江南北。据媒体报道,蜂花牌护发素曾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80%。
蜂花的市场地位受到冲击,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宝洁、联合利华国外日化品牌席卷国内市场,从产品设计到供应链管理,从品牌建设到营销手段,蜂花都被这些外资品牌疯狂碾压。
为了和“洋品牌”竞争,蜂花定位大众市场,走上了低价的“性价比”之路。2004年,《解放日报》报道称,蜂花产品平均毛利率为15%,而当时“洋品牌”为40%以上。但因为物美价廉,蜂花在国外品牌面前表现得毫不逊色。2004年,蜂花护发素预计完成销售3万吨,占全国护发素市场35%左右的份额,是当时的行业第一。
30多年来,蜂花也一直保持着“性价比”定位。以最令人熟知的黄色护发素为例,淘宝官方店铺中450ml售价10.9元,而其它品牌400ml以上几乎都超过了20元。
“便宜大碗好用”是消费者对蜂花的主要印象,也是吸引大家野性消费的主要原因。
“1L的大容量,感觉能用一辈子。”近期参与了蜂花“野性消费”的小张对铅笔道说道,“我是看到了微博热搜,就去天猫超市买了个洗护套装,购买的主要原因还是口碑吧,这个小时候也用过,看到很多人都在说它一直好用,保持好品质不加价,刚好也该买洗发水了,所以就野性了一下。”
实际上,被传倒闭的蜂花过得并不差,蜂花的抖音小编也在评论区中表示自己“家大业大”。
文章插图
官网显示,蜂花目前共有两个生产基地,老厂的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新厂的建筑面积为6.1万多平方米。蜂花智能新工厂建有12条生产流水线,其中7条为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年产能可达10万多吨,并配套有智能生产设备和产品研发检测设备,年产值可达15亿元。
目前,蜂花已陆续开发了150余种系列产品,至今已拥有数十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持着行业技术领先地位。销售网络覆盖国内超 1600 个县级以上城市,实体终端进入超 630 家超市、连锁店。
而之所以会让网友有“倒闭”的错觉,则与蜂花一直以来低调营销有关,蜂花官方称,“成立至今,蜂花一直没有成立广告部门,从不打广告,所以渐渐被遗忘了。”
推荐阅读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clv|如何选择小众赛道?先对消费者进行价值评估
- 消费者|消费者哪些权益受法律保护
- 到店消费3.0时代,如何留住实体店消费者?
-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下单付款成功不发货“十荟团”运营主体被重罚30万元
- “听不懂人话”的客服,消费者怨声载道,企业为啥却爱得不行?
- 消费者|同一款的衣服,拼多多和淘宝相差了35元?网友:全都是套路
- 刘强东|刘强东想不通为什么网购消费者喜欢用淘宝,而不是京东呢
- 森林|元气森林出海在亚马逊开店,看看美国消费者怎么评价它的口味?
- 年货|30亿红包助推家乡好物 拼多多携百万品质商家为8亿消费者备齐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