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美西方供应链危机,不只是疫情惹的祸( 二 )


孙立鹏判断,尽管美西方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政策,优化基础设施、缓解运输“阻点”、应对供应“断点”,但长期布局难解现实困境,供应链危机还会在第四季度恶化,预计要到2022年春季之后才有所好转。
都是疫情惹的祸?
诚然,疫情是导致当前供应链困局的最直接原因,它带来的全球经济活动“大封锁”扰乱了国际分工合作步伐。在疫情逐步可控的经济复苏阶段,消费者的商品消费需求集中释放,而长期停工后企业产能恢复速度和物流运输的可承载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经济新现实,遭遇疫情严重打击的制造业需要更长的时间自我修复。但这绝不是西方供应链乱象的全部,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思考。
一是美西方经济结构性弊端凸显。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来,美西方为获取高额利润,纷纷将制造业的中低端环节外包,不断削减企业库存等环节成本支出,打造所谓“更全球、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牢牢掌控价值链顶端的美西方看似可以高枕无忧,它却严重依赖外部代工,也高度依赖将产品运到国内的物流运输体系。他们长期关注“效率”,赚得盆满钵满,却忽视供应链布局过长、经济缺乏弹性的安全风险。当疫情突然降临,严重冲击制造业、中断物流运输的时候,美西方出现当前的危机也就不足为奇,这是资本疯狂逐利的必然代价。

疫情|美西方供应链危机,不只是疫情惹的祸
文章插图
【 疫情|美西方供应链危机,不只是疫情惹的祸】 二是基础设施短板暴露无遗。从交通基础设施看,美西方将大量的资金投资于社会高福利,却在基础设施投入长期欠账。例如,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报告称,未来十年美国面临2.59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当前基建水平仅为“平庸状态”。集装箱、航运、港口、卡车、公路、铁路、航空等各个领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物流量短期激增的现实需要。从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看,美西方蓝领工人稀缺性日益凸显。8月,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仅仓储业、卡车运输业职位空缺数分别高达4.9万个和8万个。背后暴露了政府对上述行业的职业教育培训的长期关注不多和投入不足。用工短板阻滞了全球产品流向美西方市场,是造成当前供应链危机的重要原因。

疫情|美西方供应链危机,不只是疫情惹的祸
文章插图
三是资本主义市场失灵再现。市场的力量根本无法独自应对全面的供应中断和短缺,相反却加剧了市场的悲观预期。美国民意调查机构“拉斯穆森报告”的最新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已注意到商店供应短缺的现象,85%的美国人担心供应链问题可能会导致基本物品短缺。为应对供应危机,美西方小型零售商纷纷加大商品订购和囤积力度,造成形势的进一步混乱。
四是“特朗普”式经济民粹主义从未走远。美国虽声称要重回多边主义,但却不再是以往的全球性、包容性的多边主义,而是排他性的伪多边主义,“美国获益”“美国优先”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尤其在供应链问题上,美国联合欧、日等经贸盟友,重塑自身主导下的具有“共同利益、共同安全、共同人权”的凸显美国利益的供应链“小圈子”,对包括半导体在内的全球产业分工合作造成深远影响。全球企业不得不积极求变,重新布局供应链,造成了全球半导体等产品的生产困局和供求波动,反噬着美西方供应链安全。这种全球供应链的波动不是天灾,更像是人祸。
如何应对?
解决供应链危机要靠全球多边经济机构发挥重要作用。鉴于供应链危机的复杂性、严峻性和非暂时性,难以通过一国之力或几个国家的合作解决,需要G20等全球重要多边平台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主要经济体持续合作加以应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