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双十一,不花一分钱的人( 二 )


此外还有“不要为了凑满减去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不要大规模囤牙膏、洗发水、沐浴露,去年买的现在还没用完”,也获得了众多回应。
有人直接用案例指出双十一的坑,“10月份mark的五年本242元,又是开预售又是叠满减,今天还是242元,真要买到优惠价需要买整整17本,每本便宜20元钱。”一位组员评论道。
低价、抢购就是消费主义最直接的表现,因此,不少组员去观察自己买过的物品在双十一的价格,其中很多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甚至更加复杂。
“不买组”并非不买,是只买需要的东西
在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首页,很火的一个帖子问:“你买过最后悔的东西是什么?”回帖达678条。有网友回应:“是床上书桌!相信我不会有人上了床还想学习。”还有网友说:“买了一顶2500的假发,出门就悔得肠子憋青,关键下一次去享受免费终生清洗时还发现那牌子撤柜了……”这两个回答都赢得了近千点赞。
此外热门的帖子还有“一年不买衣服挑战”,回帖是552条,另一个“不买组科学理性消费大赏-物尽其用成果汇报大会”,回帖达446条。
实际上,这样反消费的小组在豆瓣并非个例,被称为“攒钱组”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有58万人,“今天消费降级了吗”小组有32万人,“极简生活”小组有34万人。
碎碎铁认为,不买组和攒钱组还是有一些不同,“其实我们推荐的‘不买’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买,而是不要买自己不需要的,过剩的东西,认清自己的需求再买,不盲目地被消费主义裹挟。如果一件东西对你本身来说是有用的,或者真的能让你愉悦的,我是完全赞成购买的。”
逆行者|双十一,不花一分钱的人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和豆瓣“消费逆行者”小组组长碎碎铁的采访对话截图。网络截图
至于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东西,小组成员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反精致,坚持用“糙气”抵制消费主义;有人支持极简,坚持只买刚需的东西;有人注重感受,认为能让自己愉悦的东西就值得买。
此前不久,豆瓣“抠组”成员王神爱因“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上了热搜并引发了大量争议。对此有人认为,这种“抠门”生活让人无法接受,生活不应该这样。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价值观的体现,是对下半部分人生更加负责的表现。
碎碎铁称,小组只是给大家搭建了一个讨论的平台,“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认清自己需求更重要。发帖分享心得也好,咨询也好,每个人都还是从自己主观感受出发的,大家可以沟通讨论,互相借鉴吧。”
年轻人容易掉入消费主义的坑
“今年双十一花了0元”,不买组的一位组员乌乌告诉采访人员。这在以前的她看来,简直不可想象。
现在冷静的乌乌,曾经是双十一的重度参与用户,双十一的凑单、叠猫猫等活动都不会错过,“往年双十一的花费都能有几千块。”她说。
双十一只是她精简消费的一个缩影,乌乌曾经在追星上的花费达5000多、游戏氪金上达到上万元,甚至还曾在算命、占卜上砸下不少钱,“因为当时失恋,所以就在淘宝上买了个手链求复合。”
乌乌接触的算命人是在微博上较为有名的一位博主,最开始,算命人说的很多话都直戳乌乌的心底,“当时觉得特别准,恨不得拉着她的手跟他说上3天3夜。”后面她又陆陆续续尝试了很多次,转账金额几十到几百不等。
近年来,塔罗牌、转运水晶、手相算命在各大论坛流行,豆瓣各个小组都能看到相关免费算命的帖子,以解决情感困惑或工作难题的名义吸引正处在焦虑中的人前去寻求帮助,采访人员在加了一个号称免费算命的“大师”后,发送了自己的手相和生辰得到了4段几十秒的语音,并在最后以“转运、做法事”的名义要求采访人员付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