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从乐视到酷派:老牌玩家重上手机牌桌,机会在哪?( 二 )


这对酷派而言,是一条艰难的路。
再看乐视。乐视带来了5G入门手机S1,它主打全国产牌,从芯片、内存、屏幕、制造均由国内供应商提供,搭载的是紫光展锐的虎贲 T7510 处理器,6.53 英寸的 LCD 屏幕,覆盖国内主流的 5G 频段,基于安卓9.0的Freeme OS系统,内置了华为账号体系,囊括华为 HMS Core 以及音乐、华为阅读在内多款华为应用。
华为|从乐视到酷派:老牌玩家重上手机牌桌,机会在哪?
文章插图
乐视官方表示它的主打用户群体是同价位的产品里面有 realme 、iQOO 、红米这类主打性价比的品牌。
回顾乐视手机的历史,其实在2016年前后乐视危机爆发之前,乐视手机呈现出高歌猛进的增长景象。乐视手机在2016年的手机销量曾经高达2200万,2016年的年度旗舰手机乐Pro3曾连续三个月登顶安卓手机性能排行榜。
当年的乐视,在互联网玩法模式上,丝毫不逊色小米,当年乐视也喊出了“硬件不赚钱,靠软件、服务和会员营收”赚钱的盈利模式,是小米的潜在对手,它的打法简单粗暴,以等于甚至低于硬件的成本来定价,而手机业务的亏损则由乐视的内容生态和服务盈利来弥补。
据说当年乐视手机每卖出一部就要赔100到200元,这也让乐视手机的资金链非常紧张。而随着乐视后来的资金链断裂,旗下手机业务也随之轰然倒塌。
在今天,乐视还是沿袭着原来的打法,即依然主打极致性价比,拥有大续航、大存储,并表示其用户群主要面向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以及中老年等群体。只不过,今天的乐视不会再有当初的实力与豪情再以硬件成本定价、亏本出售了。
乐视手机退出手机江湖多年,可能对今天的市场用户需求的理解有所欠缺,事实上,面向特定用户群体的手机,鲜有成功过,没有人喜欢品牌商用产品将自己贴标签。
而今天从事服务行业的用户群体并非只注重性价比,也越来越注重手机的性能、品牌以及软硬件、通信体验,乐视主观上认为该类用户群体更倾向于购买高性价比的手机,事实上犯了以果推因的错误。
还有没有机会?该怎么出牌?乐视与酷派这两家厂商很难再创造什么奇迹,但也并不说完全没有机会。
在华为淡出之后,国内手机市场格局的稳定性被打破,当前的小米OV,并没有在技术层面与品牌层面占据用户心智,市场其他玩家依然有机会,比如当前荣耀在独立之后已快速回到了前三。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前四大厂是vivo、OPPO、荣耀和小米,且四大厂的市场份额差距较小,还没有绝对垄断性的玩家。
酷派、乐视两大玩家的机会其实是在千元以下的市场。
这要从客观市场环境来看,一方面是华为缺芯逐步淡出主流市场存在大量空白市场可以填补,这给了其他玩家机会。
而与此同时,国内小米OV荣耀的主力旗舰都在争夺中高端市场,小米11 Ultra、OPPO Find X3 Pro、vivi 70、荣耀magic3等售价基本都在4000元以上,而这四大主流厂商的中低端机型定价也在上移,基本到达了1500元以上,这给了乐视与酷派争夺千元机的机会。
从两家的出路来看,从操作系统层面选择鸿蒙系统或是他们最好的出路。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小米OV已经坐大,考虑到被卡脖子因素以及竞争关系,依然扎根Android 阵营是可以理解。
但乐视与酷派本身在今天已经被彻底边缘化,缺乏软硬件层面的品牌溢价与供应链层面的核心竞争力,也意味着没有任何包袱与负担。
它们需要抓住一个营销契机,而选择鸿蒙系统有机会借助华为的话题与全民关注的热度为其自身积攒人气,积累粉丝效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