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们|薇娅直播“罗生门”:商品腐败变质,究竟谁之责?

薇娅直播翻车了!
11月12日,网友“三千天真”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称,双十一期间在薇娅直播间购买一款三只松鼠每日坚果变质发霉,本想联系商家售后解决,哪知商家竟然坚决不予承认,还要求用户自费去做检测。
消费者们|薇娅直播“罗生门”:商品腐败变质,究竟谁之责?
文章插图
商家的做法让该网友难以接受。无奈之下,该网友选择在网上艾特薇娅。
薇娅直播间的客服获悉此事后主动联系了该网友,仅仅索取了异常食品的相关订单截图,并表示会向上反馈,便再无下文了。
事件爆出后,薇娅与三只松鼠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无数网友质疑薇娅的选品能力与三只松鼠的品控。
舆论压力下,三只松鼠又急忙联系当事网友,表示愿提供1000元赔偿,试图消除事件影响。
消费者们|薇娅直播“罗生门”:商品腐败变质,究竟谁之责?
文章插图
许多三只松鼠与薇娅的用户们纷纷加入这一事件的讨论中,大家的留言与疑惑化成一个终极提问:“带货一姐”的直播间里售卖的著名零售品牌竟然是变质发霉的食品,这起事件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三只松鼠的困局
在人们的印象中,三只松鼠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零食品牌第一股。
早在2012年,三只松鼠趁着电商红利,一路狂奔,不仅成功上市,还在多个电商渠道取得了销售第一的成绩,就此奠定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然而,看似鲜花似锦的荣光下,暗藏着经营危机。由于三只松鼠80%的销售额来自某猫和某东,这让三只松鼠对电商渠道极为依赖。
据公开数据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电商推广费和服务费就高达3.98亿。
曾有媒体估算,若是三只松鼠能将这3.98亿花在线下,足以开设200家门店,一举扭转销售渠道被“卡脖子”的隐忧。
但三只松鼠似乎打定了主意在线上深耕,引得许多自媒体忍不住嘲笑三只松鼠不会做生意。
消费者们|薇娅直播“罗生门”:商品腐败变质,究竟谁之责?
文章插图
走线下渠道,三只松鼠不是没想过。2018年,三只松鼠就曾试水开设线下门店。为了快速扩张,三只松鼠双管齐下,既开设加盟店,也开设自营店,希望获取更多的增长点。
令三只松鼠失望的是,线下的销售并不好做。首先,线上与线下的销售完全是两套营销模式,三只松鼠被迫组建了两套班子,致使公司的人力成本大幅提高。
其次,线下门店都是重资产。据媒体估算,截至2020年三季度,三只松鼠的公司管理费超过1.16亿,员工工资更是高达6200万。
如此高额的开支,让线下门店非但没能实现利润增长的初衷,反而从线上渠道“吸血”,拉垮了三只松鼠的财务数据,逼得三只松鼠不得不在品控方面放水,以求降低成本,挽救公司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
消费者们|薇娅直播“罗生门”:商品腐败变质,究竟谁之责?
文章插图
这一切落到消费者眼中,就成了三只松鼠近年来一次又一次的翻车事件。
2020年11月,三只松鼠被深圳市消委会检测出薯片中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超过了2000μg/kg,而欧盟对此设定的基准水平值只有750μg/kg,可见三只松鼠销售的食品已然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
无独有偶,今年11月6日,网友“咪嘞个咻”也在网上发帖称:“买了个三只松鼠的牛肉粒,打开第一包就发霉了,还好我开的第一包就是发霉的,不然吃了两包才发现就更恶心了。”
消费者们|薇娅直播“罗生门”:商品腐败变质,究竟谁之责?
文章插图
商品质量问题频发,无疑证明了三只松鼠的上游供应链与品控问题重重。
事实上,或许是为了节省成本,三只松鼠从未自建过供应链,食品都是从代工厂拿货,这直接导致了当食品出现问题时,三只松鼠只能暗自着急,却很难扭转现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