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欧莱雅与李佳琦薇娅之争:谁把消费者的“全网最低价”赚走了?( 三 )
一斑窥豹,这种直播带货的模式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品牌商与头部主播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也有业内人士观察到,在过去国美苏宁的大卖场时代,也存在着品牌商与渠道之间的冲突与博弈,最典型的是当初国美因为擅自下调格力空调的价格,引发后者不满,导致双方冲突,最后国美直接将格力清场。后来在2005年9月,广州国美一次促销,擅自把TCL王牌、康佳、创维、长虹、海信、厦华六大国产彩电品牌的大屏幕液晶彩电价格拉低4000元左右,激起了六大彩电品牌的反抗。
过去大卖场与品牌商的冲突对应到今天头部主播与品牌商的矛盾中,其实有一些类似之处,首先,渠道让利消费者本质是要将消费者与渠道的忠诚度绑定,而李佳琦薇娅本身就是两个话语权非常大的渠道,这两个渠道形成了越来越高的用户忠诚度与信任度,带货效果也更好,甚至已形成了“饭圈化效应”,众多品牌商不得已只能入驻这两个大渠道。
但是因为大渠道越来越强势,掌控议价权,品牌商要入驻这两大大渠道,各种高昂的抽成、坑位费,对自身商品利润盘剥严重,因此有品牌商想着蹭完大主播的流量与粉丝之后,跳出苦海。如果被这两个大渠道拒之门外,对于品牌商而言,可能会因此丧失众多复购率与品牌曝光度。但如果一直依赖这两大渠道来掌控自己的商品定价,自己的产品定价权将因此丧失。
这种体现在品牌商内心的矛盾、纠葛、不甘、无奈等复杂情愫,被欧莱雅一出价格违约完美的演绎了出来。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直播带货这种商业模式的合理性——一件产品到消费者手里,其中从制造环节到渠道、从物流到人工到产品门店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利润,但当前利润大头基本进了主播腰包,这真的合理吗?
商家为了在缝隙中谋求利润与平衡成本,或只能在产品品质或者其他环节转嫁成本,要么通过复杂的优惠规则来算计,要么降低品质让消费者买单,要么降低技术研发投入成本来平衡营收,没有合理的利润,对于众多行业的产品升级、技术创新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事实上,从欧莱雅与薇娅李佳琦的纠葛来看,整个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的利益分配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其实,如果要真正做到全网最低价,其实最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就是降低头部主播的抽成与坑位费标准,头部主播让利给商家,商家才能最终做到让利给消费者。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原因在于,随着头部主播背后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势,其旗下公司对于增长与利润诉求也会越来越高,况且在当前这种主播与商家博弈中,商家并没有占据议价的主导权。让头部主播在人气攀升阶段自降身价与利润,是违背人性与经济学规律的。
因此,这导致目前的情况是,主播们让商家给出全网最低价,头部主播却对自己高昂的抽成与坑位费寸土不让。
欧莱雅不讲诚信,套路消费者自然应该指摘,但商家缺乏合理利润,在双十一期间要做到全网最低价愈加有心无力也是事实。对于平台方而言,如何制衡头部主播对流量的垄断效应,迎合商家的诉求,削减头部流量倾斜权重,是值得思考的。
不过,当一个行业的新模式出现违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之时,从平台到商家都会开始自我调整,从目前来看,商家的心态其实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毕竟,在当前并不明朗的商业大环境下,多数商家很难持续性做亏损经营。
如果说这种品牌商因为赔本赚吆喝导致盈利难的困局持续无解,后续违约事件也有可能越来越多,比如据证券时报报道,日前韩国药妆品牌蒂佳婷也因旗舰店中同款面膜与李佳琦直播间的“历史低价”相差过大而被消费者集体投诉等。
推荐阅读
- 飞书|泡泡玛特与飞书签署协议,将使用飞书及飞书OKR办公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岚图FREE|岚图FREE首次OTA升级 新样貌与新体验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误区|产品驱动增长 PLG 风靡,一文聊透机会与误区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京东|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 棒球|苹果加码流媒体内容布局 与MLB进行转播权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