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盲盒”火了 你想要的爱情成了别人的“商机”( 二 )
上个周末,就职于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白林,无意间在社交平台看到了“脱单盲盒”小程序的存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用1元钱把自己的微信号存入盲盒。他告诉采访人员,等了一星期,也仅遇到一条好友申请。不过他觉得,“1块钱也不亏,就当是玩了,有没有结果也无所谓了”。
小瓜对采访人员说,她在前后一两天的时间里收到了十几个陌生人添加好友的请求,“直到有人添加好友时打招呼说是脱单盲盒抽到的,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微信号被卖了,甚至加好友的人来自不同城市”。
文章插图
小瓜晒出的与抽到脱单盲盒的人的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
采访人员也在某脱单盲盒小程序上支付1元钱后,无需任何身份核实,就马上获得了一个微信号,该微信号为真实手机号码。在其“玩法说明”中也标注出,留下盒子需要微信绑定的手机号、所在位置信息、微信号、QQ号等,并且,用户在参与和使用小程序服务和功能时默认认可隐私条文。
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男女想要的“邂逅爱情”,已经成了商家眼中的“风口生意”。尤其像白林使用的这类小程序,已经出现许多不同版本,并通过社交平台广泛招募代理,“赚钱很快”“平台已累计1000+数据”“推广即分佣“”有大学资源一定要做”“捡钱狂欢的超燃项目”等成为他们的广告语。
采访人员咨询一款脱单盲盒小程序的推广人员时,对方表示,只要有大量推广渠道资源,合作金额将有很大优惠。“在校生做校园推广大使的话,不需要花钱。加盟后,可以有自己的二维码进行摆摊赚钱,有人花一元钱抽盲盒,就会返现0.5元。”
另一款脱单盲盒小程序代理告诉采访人员,他们目前有三种合作方式:免费加盟需要提供100个客户资源,收益为五五分成;缴纳年费100元,收益也可五五分成;如果一次缴纳年费300元,则全部收益均归代理所有。“三种合作方式都是合作时长1年,均会开通属于自己的后台,客人通过专属二维码付款来计算代理收益。对于通过自己的二维码录入的微信号等,不用管是否真实,花钱放假号码的很少,即使真遇到了可以找客服补偿替换”。在其微信朋友圈中,晒出了多张收益返现的聊天记录。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校园或是街边,脱单盲盒的出现,固然增大了单身男女相互认识的机率,但存放在他处的个人信息,是否真的安全?对此,采访人员咨询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金琳。金琳谈到,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深度融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受到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也包括能够识别身份、反映活动情况的已实名认证的微信号。
“无论是校园活动还是社会上的脱单便利店,实际上都有处理个人信息的平台性质。尽管基本遵循了‘取得个人同意’后收集个人信息,但个人信息处理不仅包括收集,还包括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她提醒说,尤其在今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像要求滴滴公司应当对司乘人员进行审核一样,脱单盲盒的个人信息提供方和被提供方都应当有必要的审核,防止衍生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犯罪行为发生。”
对于想要通过成为脱单盲盒代理或校园推广大使的大学生,金琳还提醒说:“此类身份也属于个人信息处理者,也要承担对应法律责任。如果平台犯罪,虽然是被招募的代理,本身也可能是遭遇被骗,不会一概都构成犯罪,但其客观行为的违法性还是有的。如果明知平台犯罪而提供协助,也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