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应严打披着“跨境电商”马甲的“偷渡”公司在国内干直销( 二 )


文章插图
对直销有点了解的人都清楚,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为直销公司,那些能通过审核,拿到了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的企业才是正规的直销公司。直销牌照是企业开展直销活动的重要证明,有了这张牌照才能开展直销活动,如果没有这一纸牌照是不能经营直销的,没有牌照就开展直销活动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直销经营许可证是企业能否经营直销的重要依据,但想要快速申牌成功却没那么容易。一家企业想要申请成为直销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商家要有良好的商业信誉,不得有任何不良记录,对于国外的投资者来说还应当有3年以上在中国境外从事直销活动的经验;
2、高达八千万元人民币的注册金;
3、缴纳两千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
4、依照相关规定建立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
从以上几点要求来看,国家对申牌企业的要求还是蛮多的,申请直销牌照的条件也算比较苛刻。那些实力不够的,有过重大违法记录的公司就会被挡在申牌的门外。企业从申牌到获牌还得经过漫长的考核期,不仅要严格审核设立的分支机构、服务网点、直销产品也必须一一审核公示才能允许销售!
不能让“偷渡”公司破坏我国直销市场公平性
偷渡|应严打披着“跨境电商”马甲的“偷渡”公司在国内干直销
文章插图
自从2018年底“权健事件”后,近三年来,国家商务部对直销牌照的发放已经关上了大门。目前在整个直销市场中,没有拿牌或被挡在申牌门外的企业占据了更大的比例。于是,那些没有牌照的国外传销公司想方设法“曲线”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不少企业就开始操作起"牌照生意"。有的企业打着和直销企业合作的名义,宣传自己是直销,而有的尚未拿牌却称已有直销牌照,甚至有的还是传销却假借直销名义从事非法活动,这些不好的行为已经为直销市场的发展埋下了很多隐患。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发出了《关于核查直销企业以合作形式变相转让直销经营许可问题的通知》,就近期舆情反映的部分直销企业通过挂靠、转让股权、相互交叉持股等方式与其他企业合作,涉嫌变相转让直销经营许可的现象,进行进一步规范与风险防范。《通知》特别强调,部分直销企业与未在我国进行商事登记的国外直销企业或团队合作,存在规避法律、逃避直销经营审批的风险隐患。对于那些不通过正规合法的程序进入中国的海外直销企业,走捷径以借壳甚至偷渡的方式,绕过中国政府的监管,大肆在中国市场违法违规经营,市场监管部门对这种行为零容忍。
提到偷渡型海外直销公司在我国开展直销业务也并非罕见之事,2005年在《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颁布之前,大批海外直销企业加快脚步利用各种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企图抢占先机,攫取市场份额。其中有许多企业在网上发展会员,从国外或中国香港、澳门等地给会员寄公司产品,让其在中国内地营销,秘密进行网上“偷渡”。
据悉,这些“偷渡”中国的企业,有些在中国注册公司以传统分销方式销售产品,有些甚至都没有在中国注册,没有工厂和公司,在我国没有拿到直销牌照的美国企业却能吸粉无数,业绩暴增,而这些无直销牌照却能悄然无息的开展直销业务的外资企业不仅没少,反而逐年在增多,那么对于我国拿牌的直销企业极不公平,不仅破坏了我国直销市场的公平性以及抢占了国内直销企业的份额,也对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毫无畏惧之心。
尽管企业是否涉嫌传销、虚假宣传、亦或是违法,都不应以直销牌照作为最终标准,但那些无牌企业,而类似集库、婕斯、爱睿希这类企业更应该在我国法律监管的范围之内,绝对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