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运营人不可不知的10种心理效应,拿来即用( 二 )


比如:用户进入社群的5秒钟,你用什么样的话术来互动?私聊中的第一次互动,你想给对方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网站页面的曝光位,你是设计一个红色的特价图案,还是设置一个黑金的站长推荐?打开APP的第一眼,我们是想表达专业,还是想表达门类更全?我们产品的slogan是走高逼格,还是接地气?
人、产品、流程等一切的接触的第一次,都要明确我们自己想要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当用户第一眼就觉得你的产品很廉价,那么就意味着你的高利润产品势必走得更艰难。
三、光环效应或许你听过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往往因为缺乏对全面信息的了解,从而产生了以偏概全的偏执认知。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原意是表达爱情的美好,但理性分析一下,就是典型的晕轮效应,因为有了光环,所以光芒遮盖了缺点,让相爱的人变得盲目。
运营人应该如何利用光环效应?一个小方法,就是先找到你身边的、见过的、体验过的光环效应。先识别,后利用。
迷信权威是不是一种光环效应呢?那你就可以培养自己的权威,或者嫁接别人的权威。知名度是不是一种光环效应?所以一些行业疯狂轰炸电视电梯广告,去制作光环。LV的包包随随便便就能卖到几万元是不是也是LV的光环在起作用?
我们一定要清楚,光环效应起作用的不是人本身、也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人和产品背后的影响力在起作用。我们需要将影响力赋能在产品上,或介绍产品的人身上,从而获得光环。
四、鼓掌效应赞美他人是我见过最低成本、最高ROI的人际法宝。运营就是跟人打交道,如果你吝啬对他人的赞美,似乎就不太适合从事运营或营销类的工作。这个判断会有失偏颇,但绝对真诚。
如果你曾经同很多topsales取过经的话,就一定知道,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两个技巧:一是“恐吓”,即通过刺激痛点来压迫对方做决策;第二个就是赞美,通过赞美来博得用户的信任。这两招百试不爽,且交替使用。但是赞美也有几个要点:

  1. 因人而异,夸到点子上。小孩要夸聪明,女人要夸漂亮,男人要夸大方,老人要夸年轻,但具体的事情上,要具体对待,否则适得其反。
  2. 真情实意,切忌夸张。过于夸张的赞美,有时候就成了一种讽刺。
  3. 二级反馈,夸出水平。不仅要夸人,还要就具体的事情进行“认证”,这样才更容易走进用户内心,不被认为是随口的客套话。
五、破窗效应楼下停着的那辆红色汽车,因为没有及时修理好左窗的玻璃破洞,过几天就会发现,这辆车的其他玻璃也会被破坏掉。这就是破窗效应。这原本是犯罪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一旦被放任,就会引来更坏的结果。
运营领域里,破窗效应同样是存在的。
老板让你做个促销活动,你经过没日没夜的策划、拉群,好不容易聚集了20个微信群,本来想明天一到公司就启动促销,晚上看到有个同学发广告,心里想着明天再收拾他,结果第二天你发现,整个群里莫名其妙冒出来一堆微商,一上午都在排查,踢人,下午终于清理完成,但是促销极不成功,没有人愿意在群里说话了。这就是运营场景下的破窗效应。
坏的影响不制止,好的影响就会被逐渐侵蚀。我们自己的社群里、自己的产品缺陷、团队人员的离职、小团队的恶劣影响,统统都要得到充分的重视。爱思考的伙伴会想,既然坏的事情有这样的连锁反应,那么是不是好的评价等等也会带来更多的好评。理论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客观上是有局限的。恶永远比善的传播速度大,好的口碑需要漫长的积累,坏的影响可能就在一夜之间。这就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