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家”到“卖家”,越来越多消费者在这样的身份中来回转换,这种转换背后是二手交易市场的日渐火热。随着消费意识的升级、环保理念的推行,闲置交易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自己手里没用的闲置到了他人手里就成了宝贝。
今年9月,国际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破万亿的市场规模,闲置物品交易的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品类,预计2025年将达到接近3万亿的市场规模。
二手交易形式丰富
从过去的“跳蚤市场”到如今的二手交易电商平台,二手交易一直存在,只是形式伴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交易物品品类更丰富,交易方式也更多元化。
线上交易是目前二手物品的主要交易渠道。据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2020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由2019年的2596.6亿元增加至3745.5亿元,约占闲置市场总额的36%。
喜欢淘二手闲置的网友夏天在购买物品时会先在二手交易平台上逛逛,“有时候能找到9成新的东西,价格是新品的一半,划算又方便”。
线下二手物品交易商店也越来越多,但围绕着二手交易的核心功能,线下商店有着更多元的属性。
北京市顺义区有一个特别的二手物品商店——众爱慈善市场,这里所有的二手物品都是由卖家无偿捐赠的,商店的物品包含家电、日用品、箱包、首饰等。捐赠的物品由志愿者整理上架,售卖获得的利润都用来做公益。
林艾宇经常去众爱慈善市场淘一些小物件,也会把自己闲置的物品捐给商店,“这样的交易模式很好,不仅把物品循环利用,减少了浪费,同时也做了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今年,人气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在北京市三里屯开了实体店,共三层的空间充满各类书籍、画册,在进行二手交易的同时,也让商店拥有了社交属性。小江经常在周末到多抓鱼书店逛逛,他也常在社交平台上向网友安利多抓鱼书店,“可以买书,也可以把自己看过的书卖掉,所有的书籍循环使用,让它去到需要它、喜爱它的人身边”。
除了常用的物品,高端的奢侈品二手市场也日渐火热。在外企工作的小苏留意到,近一年来,北京街头的二手奢侈品寄卖、中古商店多了起来。几年前她想买一只国际大牌经典款的二手包,还只能找代购从日本的中古店买。
与其他二手商品一样,二手奢侈品的高性价比,循环经济、讲究环保等因素都是吸引年轻人购买的原因。在食品企业工作的90后陈豆豆说:“我比较喜新厌旧,二手包比较适合我,不喜欢的时候能够快速转卖,也不会亏损很多。”
谁在买二手物品
今年1月至6月,国内二手电商行业共发生了9起投融资事件,这背后反映的是资本对二手经济的肯定。
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古着商店近来成为网红打卡地,店里陈列着上世纪70、80、90年代的服饰鞋包等。店员介绍,顾客主要是95、00后,“如今复古风火热,过去的衣服有着当时特有的设计工艺,有一些衣物成了孤品,所以很受追求时尚、特立独行的年轻人喜欢”。
二手交易的物品中,手机、电脑、电视等3C产品也占很大比重。二手交易电商平台转转集团最新发布的二手双11战报数据显示,从11月10日晚8点至11月11日24点的28小时内,该集团B2C业务的手机3C支付成交超17.1万单,C2B手机回收业务提交订单量超5.7万单。今年年初万物新生大数据研究院对外发布《2020二手3C消费年度报告》则显示,2020二手3C消费群体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七成,男性消费者占比达到78%。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