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中国在线办公二十年


飞书|中国在线办公二十年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新摘商业评论,作者 | 子雨
先进的工作方式不仅能将员工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也在加速企业组织进化。
最近,“阿里巴巴成为国内首个全面试行灵活办公的互联网企业”的消息在网络发酵,掀起了一波办公方式改革的讨论,也把在线办公带入了大众视野。
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煽动在线办公大规模普及的那只蝴蝶,钉钉,企业微信,飞书,金山文档等国内几大主流在线办公软件集体迎来爆发,日活月活纷纷突破新高,一个功能卡顿或崩盘都能冲上热搜。
国际市场也不例外,美国办公视频公司Zoom 2021财年半年报收入高达9.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3.7倍。一时间,习惯并熟练使用各种在线办公软件成为员工必备,企业管理也开始“云化”。
随着云计算概念的兴起,对在线办公的定义早已不再是部署一款办公软件那么简单,在线办公的进化也不仅意味着工具的进化,更是组织环节的进化。
在这场被疫情催化的改革组织管理的竞速赛中,企业究竟该如何选择与自身业务相适配的在线办公软件?员工又该如何利用办公软件让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各种办公协作工具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一切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沉淀中被一一解答。
01 蓄势,从本地到在线IBM是最早提出远程办公概念的企业,1979年,为缓解总部主机的拥堵问题,IBM将终端机安装到五位员工家里,现代企业远程办公的雏形初现。
2009年IBM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IBM在全球173个国家共计38.6万名员工中约有40%的员工没有任何办公场所,这为IBM节省了58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和近20亿美元成本。
远程办公带来的成本压缩成功撩拨了其他科技巨头,继IBM之后,雅虎,百思买等知名IT企业也纷纷开始试水远程办公。
不过火热的远程办公之风没吹几年,就被各企业叫停,雅虎、百思买恢复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制,被视为“远程办公鼻祖”的IBM也在2017年废止了远程办公。
在线办公主要优势是部署方便,只要电脑联网,就能随时获取和修改文件,而且能够以共享方式进行多人协同工作,某种程度上讲,在线办公挑战的是“桌面办公+电子邮件”的工作模式。
但彼时受制于通讯软件和带宽通信技术水平的局限,在线办公有很多功能都无法实现,诸如不同企业间的会议邀请、会议管控、远程协同等,在大文档,大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及一些复杂的表格处理上与本地办公软件相比也有差距。
因此,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能够提供最快、最低成本和最高带宽连接通信技术的载体仍旧是实体办公,各办公软件也都是以本地化服务为主,微软在PC办公软件领域独霸多年,就是一个缩影。
情况在云计算服务普及后出现转折。
2006年,亚马逊以Web服务的形式向企业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通过将虚拟机和存储服务提供给开发者,用户不需要构建自己的服务器就能获取计算和存储能力。
让企业像水电煤一样调取算力和存储能力,能够降低企业IT部署成本,以云技术为底座,在线办公软件开始走向SaaS化。
SaaS模式在线办公平台不仅打破了传统办公管理系统高昂的管理、维护和升级费用,还能让企业享受到最新的系统应用服务。
国外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出现SaaS应用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主要瞄准CRM应用,Google依靠搜索引擎和Gmail等产品积累大量客户,推出了一系列在线办公软件。
2006年下半年,中华软件网,金算盘软件等公司也推出了支持SaaS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也是在这一年,“SaaS是未来十年软件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在国内被定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