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二 )



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文章插图
(2)页面结构
当用户浏览完所有优惠券后,根据用户行为,例如加购过、浏览过、收藏过,展示店铺维度的“好券推荐”,并引导进入“领券中心”查看更多。
优惠券兜底的做法类似于商品维度的“猜你喜欢”,有效地刺激用户的潜在购买需求,提升了用户转化。

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文章插图
(3)归堆逻辑
优惠券以店铺维度归堆,点击店铺名称可以进入店铺首页。且同一个店铺只展示最多2张优惠券,超过部分折叠。
优惠券归堆在店铺维度下,展示了清晰的信息层级,而且2张折叠的做法有效地提升了屏效。

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文章插图
(4)卡片内容
在卡片上,优惠金额作为第一信息优先级,其次是使用门槛和有效时间。卡片上还通过标签区分了优惠券的类别,如店铺券和商品券等。
2. 京东京东的优惠券有根据业务类型可以分为京东券、金融券、快递券、回收券优惠券,还有根据使用门槛>使用范围>使用平台的分类(含分类优先级)。
(1)功能入口
京东个人中心有单独一楼层展示个人资产,资产金额外露,每种资产有单独的入口。
在优惠券在主界面中提供两层筛选,第一层,根据业务类型的筛选,第二层,筛选新到、快过期、面额大小、折扣大小,和满减、满折、立减券。
使用记录和领券中心的入口吸底展示,删除优惠券的功能左滑触发。
直接将重要功能内容平铺在页面上,弱化不太重要的功能,这种做法依赖于“哪些功能对用户是重要的”这个问题的判断,从现在看来,不同类别的功能按照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方法,增加了用户的理解成本。

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文章插图
(2)页面结构
京东也采取了淘宝同样的做法,在优惠券底部增加了“为你推荐”,不同的是京东根据优惠券类别拉取了多个可用的商品,点击优惠券的任意位置即执行领取的操作。

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文章插图
(3)归堆和卡片
京东没有优惠券归堆,但是在优惠券卡片上,通过标签展示了优惠券业务类型、使用门槛、使用范围的分类,进行区分。
优惠券“卡片名称”和“详细信息”有一定程度上的信息重叠,而且同类的信息在视觉层面上的展示不一样,比如说使用时间“2021.12.01”和“1天6小时52分后可用”,增加了卡片内的信息层级。

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文章插图
3. 拼多多拼多多的平台通用券可以在拼多多APP和多多买菜小程序上通用,统一聚合在个人中心的资产中,各个业务的优惠券合并展示,平台通用券在商品卡片上会体现全场通用的特性。
(1)页面结构
拼多多的资产种类较少,优惠券在个人中心有单独的入口。
优惠券主页面分为3个tab,默认进入未使用的tab分类,快过期的置顶展示,但已使用和已过期/失效按照同样的处理方式,增大了出现空状态的可能,降低了页面的有效性。

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文章插图
底部的“推荐好券”直接将商品原价和券后价进行了对比,而且展示了券领取的占比,营造了“稀缺感”。

美团|电商优惠券的体验优化
文章插图
(2)卡片内容
拼多多的优惠券在卡片上呈现了优惠金额、优惠门槛、优惠范围、使用时间的信息,但各个信息层级上的优先级没有进行划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