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前布局卡位,海外市场的高速发展,帮助阿里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阿里国际商业板块收入为150.92亿元,同比增长34%。截至9月30日的6个月,阿里全球化业务同比增长41%,国内业务同比增长31%,全球化业务的增速要比国内业务高出10%,带动阿里整体实现高速增长。
阿里旗下的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年度活跃用户合计已达2.85亿。相比之下,京东整体的年度活跃用户为5.52亿,阿里的海外用户量,已经抵得上半个京东。
过去,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靠吃透国内市场就能活得不错,但现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环,甚至成为未来想象力的来源。对于阿里这样的超级巨头,提前布局已经见到成效,而要长远发展,还需继续投入。
这次的组织调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阿里不惜将B端和C端的业务条线打散,用国内和国外来重新划分。这样一来,国内业务统一战线,同时海外业务被放在了更重要的战略地位上。
02为什么是蒋凡?
全球化在阿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多元化治理”的全新组织战略下,蒋凡再一次走向台前。那么,为什么是蒋凡?
蒋凡不是阿里元老,但可算是阿里功臣。2013年阿里收购友盟,顺带把创始人蒋凡“收”了进来。蒋凡在阿里最大的贡献,是成功打造了手机淘宝,后来又孵化了淘宝直播,让阿里实现了由PC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跨越。
这个跨越对阿里极其关键。2013年蒋凡加入阿里时,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讨论的事情,是如何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事实上这也是阿里收购友盟的原因。为了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互联网行业争得头破血流,没抢到船票的则被淘汰。
腾讯通过微信上了岸,阿里的希望寄托在淘宝。当时阿里的战略是“All in无线”,而蒋凡负责的业务处于整个战略中的关键一环。
通过改造手机淘宝,个性化推荐,不断升级内容,蒋凡帮淘宝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他也因此被称为“阿里流量王”。80后的蒋凡在2019年被任命为天猫和淘宝总裁,这一任命打破了过去多年淘宝和天猫两套班子的传统。
蒋凡在淘系的7年多时间里,阿里的电商用户规模从1亿多增长至近10亿,淘系GMV从1万多亿跨越至近9万亿。
非常懂产品、擅长流量运营、适合开疆拓土,这是蒋凡过去在阿里被验证过的能力,这也是阿里这次让蒋凡来主导海外业务的原因。
张勇在内部信中是这样说的:“蒋凡在大淘宝七年时间,为淘宝的无线化、个性化和内容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期待蒋凡带领团队在海外市场发展中实现更多创新。”
相比国内,海外的电商市场还处在发展早期,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几年前的国内市场,行业有发展红利,有推陈出新的机会,阿里过去几十年在国内积累的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到海外市场,再造一个“海外的淘宝”。
这需要对产品和运营有深刻理解,熟悉流量玩法,能够将集团战略执行落地。对于阿里而言,这就像要派军出征,去开辟新的领地,而蒋凡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这次跟蒋凡一同走向台前、负责另外一大业务条线——国内业务的,是阿里元老、“十八罗汉”之一的戴珊。戴珊此前负责的是2B业务,包括1688、国际站、社区团购、淘特、数字农业等,在B端和产业方面积累很深。
这次调整,戴珊和蒋凡的业务有交叉互换。戴珊此前分管的国际业务被划至蒋凡麾下,同时收下了蒋凡此前负责的淘宝、天猫、阿里妈妈等核心业务。蒋凡接手国际业务,包括速卖通、国际站以及东南亚电商Lazada等多家面向海外市场的子公司。
推荐阅读
- 天猫|戴珊能搬走阿里的大象吗?
- 商家|戴珊上任“第一把火”:淘宝和天猫合体,利好中小商家
- 企业|400电话客服需要外包出去吗?外包的理由有哪些?
- 戴珊|戴珊能搬走阿里的大象吗?
- 淘宝|戴珊能搬走阿里的大象吗?
- 戴珊|阿里宣布原淘宝天猫业务新组织架构:新设三大中心
-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管理层大调整!戴珊分管国内淘宝天猫,蒋凡被边缘化?
- 补税|京东通知主播补税:收入350万,需要补缴103万
- 双11|尴尬的双12:买家不需要,商家赔不起
- 三只松鼠|这类大V也要补税?收入350万,需要补税10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