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快递巨头全一落幕:曾有1.2万名员工,今两次易主,沦为炮灰( 二 )


顺丰|快递巨头全一落幕:曾有1.2万名员工,今两次易主,沦为炮灰
文章插图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即便最初,大伙儿奔着一个目标一同呕心沥血建立了一家大公司,共苦过后却是不能同甘的尴尬局面,谁都想分一杯羹,谁都希望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那么毫无疑问,在各自喝血吃肉中饱私囊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后,全一快递公司本身成为这场权利的博弈里最无辜的牺牲者。这17个股东个个儿都是精英的一把好手,谁还没当过老板拿过主意?但就是这样,本以为全一快递能够在17个风云人物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没成想建成后却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在公司的运营管理上大家都是各有各的主张,并且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一言不合就撂挑子不干。久而久之,大家便只想着多为自己捞点油水,试想一家公司的高层如果都在想着如何快速收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分红,军心涣散无法组建一支核心团队来共谋企业未来,那么它离分崩离析已然不远了。果然公司成立不到六年,这17个股东里已然有几个坐不住了,2004年时,公司开始整合股东,由原先的17个整合为9个,然而整合股东并不能够解决全一的根本问题,不到两年,两个股东就自己在外成立了自己的快递公司,并将全一快递的资产转移到了自己新成立公司的名下。所谓墙倒众人推,其他股东也纷纷想要撇清自己,开始出售自己手中握着的全一快递的股权,偌大的全一岌岌可危。
顺丰|快递巨头全一落幕:曾有1.2万名员工,今两次易主,沦为炮灰
文章插图
缺少发展规划错失良机全一快递的高层们纠结于如何为自己攫取更大红利,而全然不顾公司的未来规划,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决策失误就在于错失了抓住电商红利的良机。在2003年时,马云的淘宝网迅速崛起,电商红利的潜力不可估量。而当年极有眼光的三通一达瞅准了机会牢牢抱住了电商的大腿,纷纷转向快递件,与淘宝合作成功走上巅峰日进斗金,成功在电商快件中扎根,实现飞跃式成长。而此时的全一深陷股东的利益纠纷分身乏术,整体业务仍停留在整车快件运输,和普通运输队别无二致,不能怪对手太强大,只能怨自己太掉以轻心。错过了电商这班红利高铁,全一快递每况愈下,在委身于友和道通后再次出现了决策失误。没有将企业的基本状况了解清楚就轻易下定论,主打高端航空快递,势必要同顺丰一较高下,所谓市场占有率,在这时比的不过是谁更财大气粗。显然,顺丰为了实现登顶卯足了劲,仿佛不斗败对手就绝不罢休,相比较而言,全一就没有那么乐观,寄人篱下看人眼色,底气不足实力不够,却硬要打肿脸充胖子,不比还好,一比直接冲了家,差一点就关门大吉。
顺丰|快递巨头全一落幕:曾有1.2万名员工,今两次易主,沦为炮灰
文章插图
而直营快递的定位更是让全一吃了大亏,的确直营快递能够有效把控服务的质量,但这也建立在资金力量雄厚的基础之上,友和道通的盲目决策再次陷全一于不利。寄希望于金主来力挽狂澜全一快递在经历了股东分家濒临破产的噩梦之后,开启了一波盲目自救。先是将自己卖给了DHL快递,作为接盘侠,DHL在接过全一的烂摊子没多久就放弃了挣扎,随后全一又委身于金主友和道通,全一快递强烈的求生欲让它不得不放下身段迅速攀附权贵。但傍身金主也绝非易事,想要得到金主关照的前提就在于你能为金主带来多少价值和收益,而全一快递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盲目地攀附让金主不堪重负,两次易主,自救失败,全一快递也不得不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
顺丰|快递巨头全一落幕:曾有1.2万名员工,今两次易主,沦为炮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