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下沉市场,和手淘APP相比,淘特的独占会员DAU比例已接近50%;超过50%的淘菜菜用户第一次在淘系平台购买生鲜。
针对多样性、多场景需求,盒马、饿了么满足了近场高频刚需;淘宝、天猫既能满足远场刚需,也能满足偶然性消费;闲鱼则对二手交易需求做了重要补充。
文章插图
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建立起一个最完整的面向消费者的APP矩阵,该矩阵对刚需、偶然性消费、情感触发型消费,以及从远场到近场的需求组合均有涉及。“多端策略”带来了多元化的增长,体现了阿里巴巴运营集团资源的能力,而丰富的业务基础也是阿里巴巴竞争优势的体现。
除了消费者端,阿里巴巴“全方位”级的服务能力在商家端亦有体现。阿里系生态有着完整的产品体系和基础设施,能在各个经营环节(如营销、零售、支付、物流、金融),以及品牌的各个成长阶段给予支持。
对于商家来说,阿里巴巴消费者生态提供的是“阵地”,而不是简单的“渠道”——企业既能借助生态获得销量,同时也将进一步具备定义和创新产品的能力,能够在消费者与货品的全生命周期里发挥创造力。
文章插图
这一切都是阿里巴巴长期投入自身能力建设的结果。这样全面的能力无法靠短期烧钱获得,行业中也没有替代品。
关键词二:战略阿里巴巴重视战略。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定下全球化、农村电商(后升级为“内需”)、大数据与云计算(此次投资者日的表述为“高科技”)三大战略。今年的投资者日活动上,张勇的演讲也是以三大战略为核心框架。
文章插图
时间是检验战略成色的最佳标准。三大战略为阿里巴巴带来了哪些价值,可以从前瞻性、定力和执行成果三个维度分别评判。
时隔7年,今日的各种产业动态和宏观风向都证明了阿里巴巴战略方向的正确: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近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内循环”重要性的提升、互联网同行在云计算领域的跟进,以及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都是对阿里巴巴判断的佐证。
在“厚雪长坡”被滥用的讨论环境里,阿里巴巴选中了三条真正潜力巨大的“长坡”。而在此基础上,阿里巴巴也具备足够的战略定力。
真金白银的战略投入是“定力”最直观的体现。以全球化为例,仅仅是这两年,阿里巴巴在海外物流领域频频出手——阿里巴巴投资了新加坡物流企业Ninja Van,还通过eWTP基金投资了泰国物流企业Flash Express;菜鸟网络则领投了跨境物流平台环世物流,还大举投入建设全球数字贸易枢纽eHub、数字化秒级通关技术、海外仓、保税仓网络等一系列基础设施。
文章插图
除了外部布局,阿里巴巴对内投入同样不遗余力。根据阿里巴巴近两个季度财报,其以大手笔投入淘特、社区商业平台、Lazada等业务,对内需和全球化战略的笃定不言自明。至于大数据与云计算,阿里巴巴重押云计算,即使阿里云连年亏损也不改研发投入力度的故事,早已闻名于业内。
方向正确,投入持续,相对应的战略成果也已显现。
全球化方面,目前,阿里巴巴旗下AliExpress、Lazada、Trendyol、Daraz业务的MAU(月度活跃消费者)已分别位列全球TOP 20,加总计算下的海外MAU位居全球第四,加总的海外GMV排在全球第六。
内需方面,“多端策略”构建了最完整的消费者业务矩阵,同时维持了阿里巴巴高水平的ARPU值。阿里巴巴预计,2022财年内将实现服务10亿国内年度活跃消费者。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
- 盲盒|【黑马早报】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地产5大家族财富蒸发近3000亿;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盲盒套餐;任泽平微博被...
- 程序员|周鸿祎: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美国硅谷很多主力程序员都超过35岁
- 广告词|致敬拼多多?淘特频繁抄袭拼多多,是否意味着阿里的创新到头了?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大洗牌”,阿里巴巴营收排第二,榜首营收1211亿
- 互联网|电商黑马野蛮生长,抢占市场,阿里巴巴和京东慌了
- 互联网时代|马云:阿里巴巴不能倒闭,否则会有3000万人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