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方面,阿里云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截至9月30日的12个月,阿里云在东南亚市场营收增长已超过60%,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据Gartner发布的最新报告,阿里云IaaS基础设施能力位列全球第一。
关键词三:治理前两个关键词,关注的是阿里巴巴的现在以及它如何走到现在。而未来会如何走,可以从它一路走来的足迹里看出端倪。
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剑走偏锋”式的戏剧化走向并不适用。“大象”的前进需要遵循一种持续性,而不是被动应战或是指望灵光一闪。
这便要说到第三个关键词:治理。
从阿里巴巴的一直以来的动作看,其对待竞争和抓住未来机遇的逻辑一直是:凭借集团的板块治理能力,打通并协同业务板块内部或板块之间的资源和能力,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相关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阿里巴巴近期的组织架构调整中,淘系和B系历史上在组织上全面打通,“BC融合”再升级。淘宝、淘特、淘菜菜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同时形成合力,大幅减少B端与C端的连接成本。
本地生活服务板块的治理同样如此,经过对高德、饿了么、飞猪的整合,本地生活平台和人地关系平台在板块内形成了资源互补,目前整合已初见成效。
此外,菜鸟网络在阿里系各个电商战场都匹配上了相应的支持能力——为淘宝天猫、猫超零售匹配不同时效的送货服务;为下沉市场匹配M2C履约能力,并在产业带建起产地仓;在跨境电商战场,菜鸟网络也为AliExpress提供5美金10日达等跨境电商定制产品。
文章插图
从集团的高度看,阿里巴巴的板块治理的思路有更直接的呈现。本次投资者日,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表示,阿里巴巴将商业分部进一步拆分为“中国商业”、“跨境及全球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四个部分,进一步提升公司透明度,反映业务最新进展。
文章插图
论述至此,有几项结论已经清晰:
尽管在诸多领域,阿里巴巴的竞争者都变多了,但其行业地位并没有被动摇。阿里巴巴依然有着行业内最广的业务覆盖度和最全的多元化服务能力,无论是在消费者端还是在商家端。
经过7年时间,阿里巴巴三大战略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而凭借足够的定力,阿里巴巴在三大战略上均有可观收获,且三大战略的价值还有巨大的释放空间。
长期以来,阿里巴巴持续投入自身能力建设,这塑造了其在不同领域坚持自有路线的底气。对于未来机遇的捕捉,阿里巴巴并不靠另起炉灶或被动跟随,而是积极运营已有资源,充分发挥集团的板块治理能力。各项增长数据和多元化的业务匹配,均证明了这种“打通协同”思路的可行性。
处于“低谷期”的阿里巴巴手中并不缺好牌。不妨多点耐心,让时间来验证,“大象起舞”的故事是否会再次发生。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
- 盲盒|【黑马早报】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地产5大家族财富蒸发近3000亿;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盲盒套餐;任泽平微博被...
- 程序员|周鸿祎: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美国硅谷很多主力程序员都超过35岁
- 广告词|致敬拼多多?淘特频繁抄袭拼多多,是否意味着阿里的创新到头了?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大洗牌”,阿里巴巴营收排第二,榜首营收1211亿
- 互联网|电商黑马野蛮生长,抢占市场,阿里巴巴和京东慌了
- 互联网时代|马云:阿里巴巴不能倒闭,否则会有3000万人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