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翁同龢此人?翁同龢为什么支持变法?
翁同龢 , 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 , 同时也是同治帝、光绪帝帝师 。公元1830年 , 翁同龢出生于北京 , 祖籍江苏常熟 , 字叔平 , 号松禅 。
翁同龢是官宦世家出身 , 父亲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 他本人的成就也非常的高 , 官至协办大学士 , 户部尚书 , 参机务 。除了在政治方面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之外 , 在书法艺术方面 , 翁同龢同样是一位书法大家 。他早年学欧、褚 , 中年致力于颜真卿 , 更出入苏、米 。晚年之时 , 则沉迷于汉隶之中 , 有同光一朝书法家第一的称号 , 获得许多书法家的尊重与敬佩 。就是这样一个在政治上和艺术上都有很高成就之人 , 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出现了两级分化 。
【如何评价翁同龢此人?翁同龢为什么支持变法?】有人说翁同龢是一位非常清廉高洁的官员 , 是当时清朝难得的好官 。他早年的时候 , 便因为判定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个案件而闻名 。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故事 , 几百年来仍然家喻户晓 , 不仅仅是戏剧 , 同样也在影视剧中出现 。而当时为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件平冤昭雪的便是翁同龢 。
最早的时候他接替自己父亲教导同治帝 , 光绪皇帝继位之时 , 又转而教导光绪皇帝 。在翁同龢为帝师的期间 , 他与光绪皇帝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不仅仅是教导光绪皇帝识字读书 , 同样的也教导他做人的道理 。光绪帝年幼且体弱多病 , 对读书兴趣不大 , 且不能吃苦 。翁同龢循循善诱 , 试过许多种办法 , 最终找到了表扬法 , 激发了光绪帝读书的积极性 。

文章插图
有人说翁同龢好 , 自然也有人说他不好 。而翁同龢本人的恶评 , 大多数都出自其在甲午中日战争之时的表现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 , 因位自己的亲人翁同书被李鸿章害死一事 , 翁同龢对李鸿章多有厌恶 。在李鸿章掌管北洋海军之时 , 翁同龢恰巧管着户部 。当时李鸿章练兵和购买战舰等 , 都需要经过翁同龢的批准 , 才能调来钱银 。但是翁同龢却因为翁同书的原因 , 对李鸿章多有苛责 , 多次将军饷按下不放 。使得北洋海军有很长一段时间 , 都没有在购置新式战舰 。
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 , 翁同龢又一力主站 , 无视李鸿章所说中国海军力量不足以对抗日本海军的陈诉 , 最终使得清朝对日本开战 。甲午战争中 , 清朝损失惨重 , 北洋海军全灭 。
以上两种看法 , 有正确的方面 , 也有错误的方面 。翁同龢与李鸿章因为翁同书的关系 , 两人之间有间隙 , 这是的确存在的事情 。但是如果说将所有的问题 , 都归咎在翁同龢公报私仇 , 则并不是很正确 。而说翁同龢是完完全全的好官 , 也并不准确 , 因为他的确在甲午海战之中犯了很大的错误 。
像翁同龢此类人物 , 是典型的中国封建读书人为官的代表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末期 , 八股科举大行其道的时候 , 封建读书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八股的压制和束缚 。就拿翁同龢此人来说吧!我们并不否认他是一位君子 , 他为官也十分清廉 , 但是同样的也会犯错误 。他为人做事 , 基本上就是按着书中的“圣道”来 。做有一番道理 , 不做也有一番道理 。
费行简《名人小传》说翁同龢:“临事喜纳群言 , 而不能别其是非 , 持论不免两歧 。”说白了 , 他没有临事果断处置的决心 , 喜欢采纳他人之言 , 但是却有不能辨别其中的是非 , 所以很多时候反而还受其拖累 , 不能成事 。
他在甲午海战中一力主站 , 使得北洋舰队近乎全灭 。但是过错却也不能归结在他的头上 , 因为在当时朝臣宗室中大部分都是主战派人氏 。正是因为主战派势力庞大 , 才不得不与日军爆发甲午战争 。
翁同龢后期从一位封建地主阶级 , 演变成了新派人氏 ,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许多的支持和便利 。许多人对此都抱有疑问 ,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转变呢?首先并不能说明 , 他是完全了解西方的资本主义 , 知道其先进性所在 , 才支持变法的 。他支持变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 是因为甲午海战的失败 , 让他想要为中国寻求新的道路 。所以在甲午海战结束之后 , 他开始接触维新派人士 。另外 , 翁同龢是彻底的“帝党” , 在与“后党”争锋的途中 , 他自然会站在光绪帝一边 , 帮助光绪帝完成权利的自主 。
推荐阅读
- 如何评价陈凯歌的审美品味
- 如何评价清华法学院
- 青贮原料如何进行密封
- 如何自制广东肠粉?
- 如何让男人的睾丸变大
- 做盐焗鸡如何才有咸香味?
- 如何评价正在播放的由庵野秀明主导的日本动画人博览会
- 武林闲侠八袋长老任务如何完成?八袋长老任务完成流程分析与说明
- 怎样挑选夏威夷果?夏威夷果如何剥壳
- 如何选择好的蚝油?蚝油配料表哪个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