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墓及魏公祠在哪?魏了翁墓及魏公祠景点介绍
【魏了翁墓及魏公祠在哪?魏了翁墓及魏公祠景点介绍】魏了翁墓及魏公祠是四川成都蒲江县的景点,它是文物保护单位 。
魏了翁墓及魏公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魏了翁墓及魏公祠
位于蒲江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高桥乡潘沟村潘家山山坡上 。墓前有一条山溪蜿蜒流过,两岸山坡,均为茂密的松林 。墓为土冢,长11米、宽3米、高2.5米 。墓前原有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重竖的墓碑,现已毁,仅存残破片段 。
附近公路旁原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蒲江知县王有仙(宣城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蒲江知县何咸亭(松江人)所立的“宋魏文靖公先茔神道碑”两通(清碑今运蒲江县文管所保存) 。
墓前40米处,有石人2尊,两石人相距8米,头已毁,宋代袍服装束,残高1.7米、肩宽0.6米、胸厚0.4米 。石兽3尊,头亦毁,残长1.2米、高0.5米、厚0.45米 。
墓前原为清代光绪年间兴建的魏公祠 。墓南50米处过山溪小桥,即为魏公祠龙门,过小桥,进龙门,上11.3米为18级的石梯,即有房屋5前,长30米、宽10.5米,正中一间为楼阁 。再上石级,为东、西耳房,各3间,长5米、宽2.5米 。耳房再登石级为大殿,面阔17米、进深7米,左右为厢房 。正中悬“魏公祠”匾额,内供宋魏文靖公牌位 。四周筑有土墙围护 。
魏公祠内有光绪年间蒲江知县凤全书的“理学名臣”匾,还有光绪十八年(1892年)六月蒲江妇女郑李氏等人送的“学冠全川”匾,二匾今存蒲江县文管所 。另还有光绪丙子科(1876年)翰林、四川提学使高赓恩(北平人)书“倡道四南”匾及楹联,其楹联为“三千年经义重明,湖湘江浙丕振儒风,即此邦才重马、扬,谁复词华艳西汉;四百里大贤踵起,濂洛关闽力肩道统,虽当时谤兴朱、李,何梦俎豆续南轩 。”此联上联已佚,下联已送存蒲江县文管所 。还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蒲江县秀才彭钟麟撰书楹联1幅:“道学伪乎?问当日众口蛾眉,谁享孔庭俎豆;精灵归否?料故山一声鹃血,未忘宋室江淮 。”该联上联仍存,下联已佚 。
魏公祠于民国14年(1925年)曾培修;现仅存第一台平房5间,已成为民居;幸存的匾额、楹联收存于蒲江县文管所 。
1982年10月9日,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魏了翁墓及魏公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7月2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魏了翁 (1178~1237)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 。四川邛州(今邛崃)蒲江人 。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曾从龙榜进士第三人 。魏了翁少时,就与兄长们入学,其神情举止,宛如成人 。几年后,出落得英俊潇洒,聪明非凡 。他每天读书千余言,过目即不再看,被乡里人视为神童 。15岁时,已写出《韩愈论》一文,行文抑扬顿挫,很有学者风范 。步入仕途后,魏了翁恪尽职……(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推荐阅读
- 包皮里面长了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 换得了灯泡修得了马桶是什么意思
- 轻微痛风会自愈吗?感觉痛风要犯了怎么办?
- 霉豆腐可以放多久?霉豆腐发黄有粘液是坏了吗
- 黑果花楸吃多了会怎么样?黑果花楸泡水的禁忌
- 蕨菜什么情况下吃了会中毒?蕨菜如何保鲜才不容易变质
- 做的酵母馒头不好吃,有味,是酵母放多了吗?应该怎么做才好吃呢?
- 土豆怎么吃减肥效果好呢
- 一树槐花十里香,宛如白雪树间藏。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槐花怎么做既美味又营养呢?
- 乳胶漆颜色深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