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街头每天连唱4小时的年轻人:用着2万的设备,一晚收入0元( 二 )


谈及“街头歌手” , 他们一致回答“因为喜欢 , 感觉这是一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方式 , 解压且有成就感” 。
在今年的年初 , 他们二人对街头歌手这个行当有了探索的欲望 , 后面还专门去考了“星光艺人证” 。

by:受访者提供
9月初 , 他们才走上“街头歌手”的道路 , 可以说正处于实践阶段 。
“我们一开始在保利MALL、后面去了溪悦荟和西湖公园 , 大概在两周前我们才来到德思勤” 。

by:妮妮酱
辗转了这么多地方 , 老曾和老于最喜欢唱歌的地方当属西湖公园 。
他们的原则是:唱歌就唱给听得懂的人 , 喜欢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那边每天有将近100多人听我们唱歌 , 每天晚上西湖公园广场的楼梯上坐满了人” 。
尽管西湖公园的粉丝多 , 但由于每天路演的通勤时间过长 , 他们最后选择在德思勤这里生根发芽 。
刚来德思勤没多久 , 他们就在街边收获了一位小伙伴加入 , 老曾和老于亲切的喊他“小熊” 。 从此二人组变成了三剑客!
“德思勤这一片 , 我们的设备是最好的”

by:妮妮酱
确实 , 财力雄厚的他们在路演的音乐设备上可没少花心思 。
一对麦克、两个音箱、一架电钢琴加起来有2W元 。
当他们的设备一开 , 整个德思勤好像被他们包了场 , 环绕声立体音箱 , 让四面八方的群众一下子就拥了上来 。
尽管没有坐的地方 , 大家也愿意乐呵儿的站着捧场 。
为此 , 其他街头歌手还在商场管理处投诉过他们 , 说他们音箱声音太大!
“音乐虽然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 但一旦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做好” 。

by:受访者提供
除此之外 , 他们当中的老于除了有“街头歌手”这个头衔外 , 还有“机车达人”称号 。

by:受访者提供
“我很专一的 , 我玩机车 , 一玩就是12年 , 前前后后过我手的车子有将近7、8辆了 , 所以对于唱歌 , 我相信自己也能长久坚持”老于说道 。

by:受访者提供
看起来处世很低调的老于 , 结果一开口语出惊人 。
对于他来说 , 不论是机车、还是唱歌都是在生活中寻找价值的方式 。

by:受访者提供
老曾和老于这边略有不同 , 他的爱好没有老于多 , 但是他从大学的时候就开始鼓捣音乐 , 闲暇时弹弹电钢琴和吉他 。

by:受访者提供
“一旦把社交变成自己的一项工作 , 反而成为了我的压力 , 但在人群中唱歌是一件被欣赏的事 , 我很开心”老曾说道 。
老曾在工作上积累的疲惫和压力可以从音乐中得到释放 , 这是他解压的一种方式 。
“老于和老曾”在这几个月的路演经历中 , 收获了一个94人的“粉丝群” 。

by:群内截图
在近一周之内 , 他们收获了一个480多粉丝的视频账号 , 虽然不多 , 但他们说结识朋友很开心 。

17岁第一次进KTV都不敢唱歌的人
现在想全职做个“街头歌手”
@耿三金 “德思勤歌坛王者段位”
从事“街头歌手”3年时间
耿三金同学今年还在读大四 , 但从他涉足“街头歌手”这个领域到现在已经有三年时间 。
不得不说 , 他在德思勤商圈已经小有名气了 。
“我是去年跨年盛典 , 全场唯一入镜德思勤大屏的‘街头歌手’ , 当时感觉自己老牛了” 。

by:受访者提供
已经进入大四实习阶段的他把经历都放在了唱歌上 , 可以说他已经尝到了“街头歌手”这块蛋糕的甜 。
他从“街头歌手”这个事业上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
但是大家能想象到他在17岁时第一次进KTV都不敢唱歌吗?
“当时去KTV我都不敢拿麦克风 , 后面开始玩全民K歌 , 有了1800多粉丝”

by:受访者提供
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服输的他打算先从网络平台入手 , 录制完成自己的第一首歌之后 , 他信心大增 。
大一下半学期 , 耿三金在学校的唱歌比赛上获奖 。 有喜欢音乐的同学想拉他入伙一起唱歌 。
于是在林科大的操场上就有了耿三金唱歌的身影 。
后面他们从操场转战学校后街 , 耿三金的野心越来越大 , 一直想让自己的歌声走出校园 。

by:受访者提供
由于没有同学愿意跟他一起去德思勤 , 所以他干脆自己攒钱买了9000元的设备 , 单飞了!
也就是在德思勤 , 他开始有了唱歌的小金库 , 现在他的生活有一半时间都在参加活动演出 , 每场活动2个小时 , 有500元的收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