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已经知道
我们可以把p用坐标时间表示
它会通过洛伦兹变换在不同的惯性系之间变换 。 重要的是 , 这意味着和牛顿动量不同 , 相对论动量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守恒的 。
相对论
粒子的动能是它由于运动而拥有的能量 。 在牛顿力学中 , 质点m以速度v运动的动能定义为使质点从静止加速到速度v所做的功 。 做的功W等于力F乘以力作用的距离 , 也就是
牛顿第二定律将力与质量和加速度联系起来F=ma 。 所以我们可以说所做的功是为
加速度是速度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 我们可以把它代入上面的方程来得到
用链式法则可以写成
v_1是粒子在距离s_1处的速度 。 v_0是粒子距离s_0处的速度 。 因此积分得到
因为我们把动能定义为使粒子从静止加速到最终速度v所做的功 , 而v_0=0并且动能为
因为牛顿动量p = mv , 我们可以重写
其中p_0和p_1分别是粒子的初始动量(= 0)和最终动量(=mv_1) 。 这给了我们一种方法来找到
我们可以先用分部积分法求这个积分
然后 , 我们需要在第二项上使用代换积分法 。 首先 , 提出常数m
让
把s替换为
得到:
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
然后 , 右边项的顶部和底部乘以
让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公分母
让v_1=v , 我们知道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 , 因此 , 我们最终得到了质量为m的粒子以速度v运动的相对论动能的方程:
γ是洛伦兹因子 。 这看起来和
因此
在牛顿系统中v<<c , 因此忽略平方和更高次项 , 得到
所以在低速时 , 相对论动能近似于
总相对论能量
如果我们重新排列相对论动能的方程 , 可以写出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方程 , 它给出了一个粒子在惯性系中的总相对论能量E 。 总相对论能量由粒子的相对论动能加上第二项mc^2组成(粒子的质能) 。 它可以在理论上被证明 , 并且已经在实验上被证实 ,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 总的相对论能量在所有惯性系中是守恒的 , 无论质量或动能是守恒的 。 在高速粒子碰撞中 , 例如 , 质量 , 动能 , 甚至粒子的总数可能不守恒 , 但系统的总相对论能量会守恒 。
若粒子静止 , 则洛伦兹因子减小为1 , 并且
这是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 , 该方程表明 , 质量和能量在某种意义上是相等的 , 即使在静止状态下 , 粒子仍然会因为其质量而拥有能量 。 显然 , c^2是一个很大的数 , 所以少量的质量产生大量的能量 。
四维动量
如果我们把四维速度乘以一个粒子的静止质量m , 就得到另一个四维矢量 , 叫作四维动量:
回想一下四维速度的定义
然后乘以m就得到
而E=γmc^2是相对论总能量 , 并且p=mγv是相对论动量的方程 。 我们可以看到mcγ是总相对论能量除以光速 , 因此四维动量可以重写为
四动量提供了一个粒子的相对论总能量(它的时间分量)和相对论动量(它的空间分量)的完整描述 。 Schutz
总结了这一点 , 他说粒子的四动量是一个矢量 , 在某个坐标系中的分量给出了粒子相对于那个坐标系的能量和动量 。 正如我们以后会看到的 , 所有重要的能量-动量张量 , 即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右边和时空曲率的来源 , 实际上是四维动量单位面积上的流速的度量 。
四维力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说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我们可以把它推广到狭义相对论 , 定义四维力为四维动量的变化率
它展示了自由粒子如何在弯曲时空中运动 。
能量动量关系
四维速度的标量积为:
推荐阅读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50亿光年外,天文学家发现星系一分为二,爱因斯坦又对了?
- 这项激光束稳定性的新纪录有助于解决相对论与量子物理不相容性
- 琥珀蜜蜡的。前世今生!
- 隐藏在爱因斯坦相对论里的秘密,我们是否可以让时光倒流?
- 目前已知发现最大的星系,直径400万光年,相当于银河系的25倍
- 过去、现在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它们在同一时间块,同时发生(上)
- 乘坐光速飞船离开地球1小时,地球上的人过了多久?答案让人深思
- 激光助力动物的星空旅行
- 物理学中最重要、最美丽的五个基本方程,“导致”很多伟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