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慈安太后死的太早 真没慈禧太后什么事儿
后世说道清朝末年的太后,第一反映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最有权势的女人,是国家的实际掌权者 。
慈禧太后早些年的的称呼为西太后,与之相对的还有东太后 。虽然慈禧太后在后世闻名,但实际上为东太后的慈安太后,才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女人 。如果不是慈安太后早早去世,慈禧太后绝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夺取清朝政权,执掌清廷多年 。
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皇后,而慈禧太后当时还只是一个妃嫔 。因为她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才被封为妃子,咸丰帝去世之后为圣母皇太后 。慈安太后因为是嫡母,所以为母后皇太后 。
后世一些影视剧对于慈禧太后,常常赋予一些妖孽的设定 。比如说她美貌无双,得到咸丰帝的极致宠爱 。但实际上咸丰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宠爱慈禧,至少在他去世之后,为了抑制慈禧的野心,给慈安太后很大的权利 。
中国讲究嫡庶之分,慈安太后是正妻,慈禧却是妾室,从身份上来讲慈禧就弱了慈安一点 。更不要说咸丰帝去世之后,授予慈安太后“御赏”印章代表母仪天下的权力 。有传言说咸丰帝为了防止慈禧专权,还专门给慈安太后留下密旨防范 。这份密旨,最后也成为慈安太后的催命毒药 。
后世说慈安太后,往往将她塑造成一位懦弱的女子,事事听从慈禧吩咐,是慈禧的傀儡 。但事实并不如此,出身于官宦世家的慈安太后,见识绝不是慈禧太后能比的 。虽然她本身并不热衷于权利,但是并不代表她不理事 。

文章插图
《清宫遗闻》中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这份记载表明,慈安太后执掌大事,而小事则决策于慈禧 。在慈安太后在世之时,慈禧太后小事不论,但是大事一定要得到慈安的同意 。
慈禧太后早年有一个宠爱的太监名安德海,仗着慈禧的宠爱,违背祖制出京,并且一路招摇受贿 。因为慈禧有意袒护,朝中官员虽然十分看不惯,但也不敢多说 。安德海最后被丁宝桢砍头,还是出自慈安太后旨意 。
再来说同治帝大婚娶妻,慈禧一心想要立凤秀之女富察氏为后 。但是慈安太后却看中了淑静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绮之女阿鲁特氏 。两宫争执不下,让同治帝决定,同治帝最后选了阿鲁特氏为后 。这儿就说明,相比于自己生母,同治帝更倾向于嫡母 。
同治帝时期政治,最出彩的便是“洋务运动”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洋务运动推行期间,最大的阻力就源自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 。慈禧太后既然反对,为什么洋务运动最终却风风火火的展开了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慈安太后赞成这场改革 。她与同治帝一起,批准了这场学习西方的改革运动 。得力于洋务运动,最终有了“同治中心” 。
【若不是慈安太后死的太早 真没慈禧太后什么事儿】以上几个方面,都表明慈安太后虽然不怎么热衷政治,但是在政治眼光上却远比慈禧太后出色 。
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在钟粹宫暴崩,慈禧太后得以真正独掌大权 。慈安太后之死,是一个谜 。而其中有一种说法,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 。如果反方向来看,慈安太后一死,最终受益者非慈禧莫属,似乎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 。
慈安太后到底怎么死的,虽然一直争议无数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慈安太后早死,慈禧太后后来绝不可能那般猖狂,将大清玩弄于手掌之间 。
推荐阅读
- 简短和简练是不是近义词
- 女人体毛变黄是咋回事
- 山地豆的功效与作用
- 汽车为什么会烧机油如何检查自己的车是不是烧机油
- 甘油三酯水平不是孤立的冠心病预兆
- 如何判断是不是阳痿呢
- 其实酸奶不是零食 它是女人的...
- 鳢肠的功效与作用 鳢肠的副作用
- 怎样速练肌肉效果好?
- 排骨焯水是不是只为了去腥?如果不觉得腥,可以不焯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