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战必败 盘点古代历史上十大“窝囊草包”将军( 七 )


再说'攘外必先安内' , 想法很好 , 明朝绝不能两线作战 , 必须要首先安下一头 , 全力对付内患 , 可自古以来 , 谈判都是要凭实力说话的 , 否则只能任人宰割 。杨嗣昌一心主持求和 , 却被关外的满清当猴耍 。公元1638年 , 满清皇太级统帅重兵饶过山海关入寇中原 , 在北京周边地区大肆杀掠 , 事情到了这一步 , 杨嗣昌还想着'议和' 。驰援京城的宣大总督卢象升只说了一句反对议和的话 , 就被杨嗣昌怀恨在心 , 接着公报私仇 , 先是只分给卢象升几千老弱兵卒 , 企图把卢象升往虎口里送 。满清也知卢象升是明朝难得的军事人才 , 于是集中重兵把卢象升包围在巨鹿 , 危机时刻 , 杨嗣昌坐拥重兵 , 竟眼看着卢象升身陷重围而不救 。卢象升浴血奋战 , 与清军数倍于己的精锐部队激战一整天 , 在手刃数十清兵后慷慨殉国 。事后 , 杨嗣昌为掩盖己过 , 居然诬陷卢象升临阵脱逃 , 直到巨鹿当地父老寻到了卢象升的尸身 , 杨嗣昌竟连扣八十多天 , 不验尸 , 不上报 , 十分奸诈阴刻 。
更可气的是 , 满清大军肆虐中原 , 杨嗣昌总督各路援军 , 竟然畏敌如虎 , 不敢与清军交战 , 装备精良的明军眼睁睁的看着清军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烧杀抢掠 。此次入寇 , 清军攻陷城池八十多坐 , 杀掠平民二十万人 , 明军不敢与之交战 , 只是默默的跟在清军身后 , 礼送清军出境 , 如此打法 , 连清军也感到啼笑皆非 , 皇太级命令士兵们在树上写下'百官莫送'的字样 , 嘲讽杨嗣昌 , 此种羞辱 , 为中国历史所罕见 。
但报应总会到的 , 崇祯十三年 , 杨嗣昌亲率大军南下围剿张献忠 , 明军初战得利 , 将张献忠打的全军覆没 , 关键时刻 , 杨嗣昌妒忌病又犯 , 与属下大将左良玉与贺人龙闹意见 , 结果两位大将罢工撂挑子 , 虎落平阳的张献忠终于逃出升天 。之后 , 张献忠在湖北四川一带大打游击战 , 把杨嗣昌耍的团团转 , 当地百姓编成民歌嘲讽杨嗣昌'好个杨阁部(指杨嗣昌) , 离我三尺路 。'转来转去 , 张献忠趁杨嗣昌把主力放在四川的机会 , 奇袭襄阳 , 杀了明朝的襄阳王 , 远在四川的杨嗣昌如闻青天霹雳 , 此罪乃是明朝'失藩'大罪 , 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 无奈之下 , 杨嗣昌拿了一瓶毒药 , 一仰脖服毒自尽了 。
10、清朝赛尚阿
赛尚阿 , 蒙古正蓝旗人 , 字鹤丁 , 嘉靖年间中举 , 一直做到清朝的军机大臣 , 并曾是清朝咸丰皇帝的受业恩师 , 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蒙古大儒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初 , 许多清朝高官还不以为然 , 认为只不过是小股乱匪 , 赛尚阿却认定这是大患 , 力主从速剿灭 。此时的洪秀全 , 已在广西武宣自称天王 , 并设立五军 , 正处于羽翼初丰之时 。赛尚阿的想法本不错 , 趁起义大乱未成 , 将太平天国的苗头掐死在摇篮里 。咸丰帝对赛尚阿的见解也大为赞赏 , 赐赛尚阿'尚方宝刀' , 命其率领大军南下平乱 。但赛尚阿虽出自蒙古族 , 可到了他这一代 , 早已经没有骑马打仗的本事了 。任命一下来 , 赛尚阿自己心里也没底 , 表面上志得意满 , 临走时却拉着好友大学士卓禀恬的手痛哭 。
但不管怎么说 , 赛大人还是赶鸭子上架了 , 很不幸 , 他对面的对手正是太平天国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杨秀清 , 赛尚阿大军出京 , 一路走走停停 , 磨蹭了俩月才到广西 , 而此时的太平天国 , 接连在桂平等地战胜清军 , 并趁势攻克永安州 , 太平军在永安建制 , 初步确立了其政治制度 。说起来 , 也正是因为赛尚阿进军缓慢 , 给了太平军一展拳脚的空间 , 不过事情到了这里还不算坏 , 因为此时的太平军实力有限 , 困守永安孤城 , 极易被清军包饺子 , 应该说局面还是处于危急之中 。此时的赛尚阿终于赶到了前线 , 听闻永安沦陷 , 赛尚阿的第一反应就是撤 , 火速把军营向北移到了阳朔 , 很想以静制动 。结果兵势有限的太平军得到了最好的休整机会 , 清军也丧失了拿下永安一举歼灭太平军的最好战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