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成穷人的香港富豪田家炳 留财不如积德给后人
这几天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事持续发酵 , 很多人在谴责下药学生的同事 , 也连带提及了一个名字 , 他就是教育界著名慈善家田家炳 。
在中国内地 , 尤其教育领域 , 香港企业家田家炳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这不是因为他有显赫的财富或商业成就 , 而是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 。
他没有获封首善的桂冠 , 他不是捐款数额最多的慈善家 , 他更没有裸捐的口号 , 但若谈到对慈善 , 尤其教育事业的纯粹与无私 , 以及自身修为和品德的高尚 。他田家炳若称自己是第二 , 恐无人敢称自己第一 。
【成就卓著的创业家】
【捐成穷人的香港富豪田家炳 留财不如积德给后人】田家炳1919年11月20日生于广东大埔书香世家 , 是典型的客家人 。
田家炳16岁丧父并继承父业 , 17岁到越南办公司 , 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瓷土供应商 。中日战争爆发后 , 他失去产业 , 辗转印尼谋生 。二战结束后 , 他动用商业和人脉资源重新创业 , 在印尼创办树胶厂、塑料薄膜厂 , 成为雅加达著名的青年企业家 。
1958年 , 田家炳把事业转移到香港 , 先后创办田氏塑料厂、田氏化工厂 , 成为香港人造革与化工行业的领军人 。之后 , 他又向房地产进军 , 成立新安企业公司及华安置业建筑公司 , 完成田氏大厦以及多处工业楼宇开发 , 并出任京华银行董事 。
到1980年代 , 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 。但那时起 , 处在生意黄金时代的田家炳 , 却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慈善事业 , 将企业交给下一代经营 , 这让田家从生意上 , 离其他大富豪的地位越来越远 , 但却也在慈善领域做出超越很多人的贡献 。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田家炳从小就有一个做好人好事的理想 。他印象深刻 , 自己最感兴趣的 , 是学校或者其他地方张贴的记录捐赠事迹的芳名录 , 也最希望成为芳名录上那样的人 。
生意成功后 , 田家炳开始实现当年的愿望 。他先是在香港、在家乡捐助超过400项涉及民生和大众福利的项目 , 之后便开始了对教育事业近乎痴迷的奉献与支持 。
田家炳始终认为 , 兴国之道在于人才 , 而人才培育始于教育 。数十年来跟人交谈 , 他一直都在强调:“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他的财富 , 几乎全都奉献给了教育 。
1982年 , 田家炳捐出自己的八成财富 , 价值10多亿元的4栋工业大厦 , 成立纯公益性质的非牟利机构——田家炳基金会 , 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公益 。1984年 , 他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 , 规定每年至少捐出工厂利润的10%于公益 , 并从此全身心投入到以教育为核心的慈善事业中 。
至今 , 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1所、专业学校及幼稚园19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700余间 。全国34省市区 , 都有田家炳学院或田家炳中学 。
田家炳说 , 要办好教育 , 必须首先培训教育英才的教师 , 因而他把师范教育作为支持教育的重点 , 他大规模捐建各省市区师范大学 , 设立田家炳教育书院和田家炳中学 。至今 , 几乎每所师范大学 , 他都兴建了一所教育书院 。
田家炳也把对教育的支持带到台湾 。1984年 , 他就在台湾捐出新台币五千万元及会址一所 , 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会 , 向全台各大学品学兼优、家境清贫的学子颁发奖学金 。进入21世纪后 , 他又捐出五千万台币在台湾交通大学成立田家炳光电中心 。此外他也在海外3所大学设立奖学金 , 资助华人学生 。而在香港 , 其捐助的力度和项目则更多更大 ,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 , 累计数十个项目 。
【为了教育连把家都卖掉】
几十年捐助教育事业 , 让田家炳被誉为是“中国百校之父” 。为了教育事业 , 他“卖屋助学”“贷款捐校” , 书写中国教育史上的慈善奇迹 。
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 , 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受到影响 , 以至于出现捐款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 。为让捐款计划顺利实施 , 83岁高龄的田家炳 , 竟然将自己居住了38年 , 金融风暴前价值过亿港元的别墅 , 以5600万港元的价格低价卖掉 , 然后把全部的款项投向了内地的几十所学校 。而自己带着太太 , 租用了面积很小 , 但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别墅的一个公寓楼作为新家 。
推荐阅读
- 古人的帽子很重要 不戴帽子意味着自绝于社会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红拂女是如何从一个歌妓侍女成为一品夫人的
-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楚庄王如何一鸣惊人?
- 公孙衍穷张仪的故事 苏秦公孙衍是什么关系
- 西游记中美丽动人的蜘蛛精最后被谁杀掉的
- 古代三国历史上最见不得人的五件事大盘点
- 东汉外交家甘英止步波斯 竟是因为他人的恐吓?
- 古代妓女取悦男人的方式!原来竟是这些
- 慈航道人是谁?慈航道人的传说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