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万的肿瘤基因检测,值不值得做?若非这3类人群,劝你再考虑



一两万的肿瘤基因检测,值不值得做?若非这3类人群,劝你再考虑


文章图片



一两万的肿瘤基因检测,值不值得做?若非这3类人群,劝你再考虑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 肿瘤基因检测也越来越受追捧 。 从检查费用来看 , 每次检测费用为3000-30000元不等 , 价格并不便宜 , 那么 , 肿瘤基因检测到底值不值得做?是不是人人都要做?
今天 , 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肿瘤基因检测 。

?一、肿瘤基因检测真的可以预知癌症风险吗?
肿瘤基因检测的方法较简单 , 采集受检者2ml唾液样本或抽取5ml静脉血 , 然后提取DNA , 再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 , 就可以判断受检者有没有携带遗传性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 。
那么 , 基因检测是如何预知癌症风险的呢?
从本质上来讲 , 癌症也是一种基因病 , 具有家族聚集性 。 在全部肿瘤病例中 , 约有5%-10%属于遗传性肿瘤 。 携带有害突变基因的父母 , 遗传给后代的几率为50% , 后代发生癌症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 通过基因检测 , 的确可以帮助发现天生携带的基因缺陷 , 预测癌症的发生几率 。
·不建议人人都进行基因检测
在癌症高发的时代 , 人人听闻癌症而色变 , 如果能在癌症发生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患癌几率 , 就可以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 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 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
也许 ,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做肿瘤基因检测的原因 。 但是 , 基因检测却并非人人都适合做 。
东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所所长刘彦慧表示 , 目前基因检测市场乱象比较多 , 很多不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的机构涉足 , 造成了混乱的局面 。 而且 ,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 , 不建议进行肿瘤基因检测 , 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 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

?二、三类人群可以进行肿瘤检测
1、癌症高危人群
以乳腺癌为例 , 约有10%的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 , 大部分遗传性乳腺癌具有BRCA基因突变 , 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高达70% 。 所以 , 建议家族中有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成员、有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癌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进行基因检测 。
目前 , 乳腺癌基因检测包括21基因检测、70基因检测、50基因检测、28基因检测和BCRA基因检测 。 进行乳腺癌基因检测 , 一方面可以提前采取措施 , 减少癌症发生风险 。 另一方面可以指导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 , 降低复发风险 。
2、接受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
靶向治疗的机制 , 是针对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肿瘤驱动基因 , 研发出相应的药物 , 抑制或阻断肿瘤驱动基因活性 , 使肿瘤细胞凋亡 。 因此 , 在接受靶向治疗之前 , 患者要先进行基因检测 , 看一下是否存在相关的肿瘤驱动基因 。 如果不存在 , 不建议进行靶向治疗 。
3、出现耐药的癌症患者
对于出现耐药的肿瘤患者来说 , 进行基因检测 , 可以预测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 , 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化疗药物 , 采取最佳治疗方案 , 避免盲目用药 ,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 还可以尝试新的化疗方案 , 给患者获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

?三、基因突变不一定就会“癌变”
进行肿瘤基因检测之后 , 发现基因突变 , 就一定意味着会发生癌变吗?非也!
临床上 , 常见的肿瘤基因有BRCA1/2;MLH1、MSH2、MSH6、PMS2、MLH3、PMS1、EXO1;CDH1;VHL;APC等 。
①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人 , 发生遗传性乳腺癌的风险为56%-87% , 发生遗传性卵巢癌的风险为27%-48%;
②携带MLH1、MSH2、MSH6、PMS2、MLH3、PMS1、EXO1基因突变的人 , 发生遗传性结直肠癌的风险为80% , 发生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20%-60%;
③携带CDH1基因突变的人 , 发生遗传性胃癌的风险为80%;
④携带VHL基因突变的人 , 发生遗传性肾癌的风险为90% 。 携带APC基因突变的人 , 发生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风险为90% 。
【一两万的肿瘤基因检测,值不值得做?若非这3类人群,劝你再考虑】由此可见 , 基因突变不一定是“癌变” , 只是代表发生癌症的风险提高 , 可以帮助高危人群提升预防意识 , 采取应对措施 , 一定程度上有效阻止癌症的发生 。
如对于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人来说 , 可以定期进行MRI增强筛查、乳腺X光等 , 必要的情况下 , 还要进行双侧乳腺切除或卵管-卵巢切除 , 降低风险 。 对于携带APC基因突变的人来说 , 可以定期做肠镜检查 , 一旦发现肠道有异常病变 , 应尽快采取针对性治疗 , 杜绝后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