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而 , 大量的研究却发现 , 基因突变不是癌症产生的根本原因 , 掌握癌症发生的细胞质 , 即代谢的障碍才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癌细胞的形成 , 代谢障碍是根本原因看看美国佛蒙特大学的一项实验:将正常细胞中的DNA从细胞移除 , 把癌细胞的DNA植入这些正常细胞中 , 然后将这样的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 , 结果经过1年观察仅仅1/68小鼠产生肿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用10只小鼠重复佛蒙特实验 , 结果没有一只小鼠产生癌症!
再看一项德克萨斯大学相反实验:将正常细胞中的DNA植入癌细胞中使得细胞成为癌细胞质加正常细胞核的形式 , 再将这种重组细胞移植到小鼠中结果97%小鼠产生肿瘤 。
事实上 ,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一位德国医生瓦博格发现 ,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之下 , 恶性肿瘤细胞葡萄糖酵解非常活跃 , 表现为葡萄糖摄取率高 , 糖酵解活跃 , 代谢产物乳酸含量高 。
在这里 , 我首先需要普及一点医学小知识 。 我们知道人体是需要能量来进行新陈代谢的 , 葡萄糖是重要的能量代谢原料 , 人体的正常细胞的葡萄糖代谢主要包括无氧酵解和有氧代谢两个部分 。
无氧酵解用于紧急提供能量 , 代谢效率低 , 同时产生乳酸 , 有氧氧化是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供应正常细胞能量的方式 , 供能效率高 , 是正常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
而癌细胞则不同 , 即使氧气充分 , 其糖代谢的方式依然是糖酵解的方式获得能量 , 癌细胞的这种代谢方式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改变?这就回到了文章前面的观点:细胞质出了问题 , 更确切地说是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出了问题 。
线粒体位于细胞质内 , 是人体的能量工厂 , 它负责细胞的呼吸功能 , 而研究表明 , 恰恰是人体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发生了功能的故障导致了线粒体代谢异常 , 这种异常导致了细胞癌变!可以这样理解癌细胞形成过程:线粒体功能障碍→代谢障碍→细胞突变→癌变 。
癌细胞代谢不同于正常细胞 , 拥有无限分裂能力了解了癌细胞为何形成 , 不难理解癌细胞的无限分裂能力 。 一般正常细胞在分裂了50-60次之后会自动凋亡 , 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端粒体 , 细胞DNA末端的一种物质 , 它在每分裂1次之后都会出现缩短一点的情况 , 当端粒短到无法再缩短的时候 , 细胞的寿命就到头了 , 这大约是细胞分裂50-60次左右的时候发生 。
癌细胞就不同了!由于细胞代谢不同于正常细胞 , 癌细胞往往具有无限分裂的能力 , 为何具有这样的能力 , 很多人通常认为是因为端粒体酶活性较高 , 可以保持较长的端粒 。 然而 , 事实却是恰恰相反 , 大部分癌细胞的端粒长度比正常细胞还短!
例如 , 1997年的时候 , Mura检测41例卵巢癌细胞的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 , 结果出人意外 , 正常卵巢细胞中端粒长度为8-13Kb , 而卵巢癌细胞中端粒长度小于8Kb;Urabe等检测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24例 , 正常肝细胞端粒平均长度为7.8±0.2Kb , 肝癌细胞端粒平均长度为5.2±0.2Kb 。
实际上 , 大量的数据发现 , 不同的癌细胞与端粒以及端粒酶(调节端粒活性酶)分为3个组合: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很长;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很短;无端粒酶活性+端粒很短 。 仅仅用端粒体思路考虑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 , 第1种情况最能说得通 , 第2种情况勉强说得过去 , 第3种情况如何解释?
【每年450万人患癌!研究公布癌症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基因突变。】具体细节至今还是一个谜 。 但端粒体变化的信号以及端粒体酶活性变化的信号通过细胞蛋白质对线粒体产生ATP产生影响!换句话说 , 细胞代谢紊乱导致了细胞突变甚至癌变 , 这种变化带来了细胞核DNA端粒体酶和端粒发生信号变化 , 对细胞能量代谢造成影响!这或许是癌细胞糖代谢的方式不同于正常细胞的重要原因 , 这种代谢方式意味着与正常细胞相比 , 癌细胞需要更多的糖来满足自身代谢需求 。
推荐阅读
- 癌症会传染吗?人类接触癌细胞不会传染!但要小心这3种病毒 。
- 发现难、治愈难,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攻克癌症?
- 首例“猴子换头”实验在我国完成,总花费7000万,猴子的现状如何?
- 心脏为何会成为癌细胞禁地?原来它根本不给癌细胞任何机会.
- 探索核聚变原理,核聚变反应堆一定会越来越小,美国又走在了前面
- 这位美国科学家,给100多人注射癌细胞,为了求证癌症是否传染
- 打碎癌细胞的DNA,日立粒子线系统治疗癌症就这么精准
- Cell:无论抗癌,还是抗感染,强大的免疫系统需要“镁”力!
- 研究发现镁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或是对抗癌细胞的重要因素
- 一文解析 | 奥希替尼耐药最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