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什么?关闭手电筒的光源,光线会消失还是会继续传播?( 二 )



那么当我们关闭手电筒的光源时 , 光线到底是消失了还是在继续传播?一束光线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
光线的命运人类打开手电筒是为了让它发光 , 好为自己照亮面前黑暗的道路 。 所以 , 在关闭手电筒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光消失了” ,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目光所及又变成了一片黑暗 , 但是在前文当中提到了光的本质 , 它实际上是粒子或者说是一种“波” 。

显然不论是这二者当中的哪一个 , 我们的肉眼都看不到 。 所以 ,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手电筒关闭了 , 我们能看见的可见光消失了 , 但是光线实际上依旧在传播运动 。 那么光线又是怎样的命运呢?从理论上来说 , 有三种 。
首先 , 根据光运动的特点来看 , 只要没有物质的阻挡 , 它就可以一直运动 , 直到抵达宇宙的边界 。 不过 , 这种说法只存在于理论当中 , 我们手电筒照出的那个光束在运动当中肯定会遭到不少大质量物质的阻隔 , 因此 , 它可能“跑”不了多远 。

其次 , 就是遇见大质量物质 。 一旦偶遇之后 , 它可能就无法保持现在的形态了 , 这时光粒子会被分解成为更小的粒子 。 然后这些粒子在空间当中游荡 , 再偶遇其它粒子后 , 经过外界的作用下 , 重新组成新的形态 。 不过 , 这时的它已经算不上是原来的那束光线了 , 可以说是彻底的改头换面了 。

最后一种结局则是它在运动了很长的一段距离之后 , 不幸偶遇了某个“黑洞” , 然后就被吸入了 。 至于当光线进入黑洞之后会变成什么 , 就无从得知了 , 毕竟我们现在对黑洞内部的状态了解还是太少 。
可见 , 光线在手电筒关闭的时候依旧是存在的 , 并没有消失 。 可能在一段时间的运动之后会被分解 , 形成新的粒子 , 不过不论是哪一种命运对于“光”本身而言都无所谓 。

光源的种类和效应前文当中我们探讨了手电筒关闭后光线的情况 , 肯定有不少人说 , 手电筒作为光源实在是太弱了 。 如果用其它的东西作为光源 , 光说不定可以跑得更远一些 。 那么还有哪些光源呢?

光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第一类是通过热效应产生的光 , 手电筒发光正是因为电流使得灯丝发热 , 当然太阳光也属于这一类 。 并且我们前文当中说光本质上是一种能量 , 大家可能很难理解 。 如果以太阳光作为例子就很容易解释了 。
太阳光正是因为在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着能量 , 才使得我们周围的温度上升 。 如果说 , 光没有释放能量 , 那么即使有太阳光的照射 , 地球估计也还是一颗冰冻星球 。

第二种指的是原子跃迁发光 , 这一类别听起来很深奥 , 但实际上就是荧光灯当中的荧光物质被电磁波释放的能量激发从而使其发光而已 。 我们城市当中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大多都属于这一发光类型 。 值得一提的是 , 依靠着原子跃迁方式发出的光 , 会有自己特殊的谱线 。

第三种则是物质内部粒子加速运动时产生的光 , 比如核反应堆就会发出微弱的蓝光 , 这正是其中带电粒子在运动的表现 。 但是这种光和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光就不同了 , 它具有辐射性质 。

充分了解了光源的类型之后 ,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光的几种神奇效应 。 首先就是光电效应 , 以紫外线为例 , 当它照射到某个金属体的表面时 , 金属内部的一些自由电子就会跑到表面来、因此紫外线的光电效应实际上是将光能转变成了电能 。 而且自然界当中不仅金属有光电效应 , 人类和动植物都有 , 只不过鲜少会被注意到 。

除了光电效应以外 , 光还有化学效应和声光效应 。 化学效应指的是 , 光的能量能够使一些物质化和分解 , 紫光灯消毒可能正是出于这一效应 。 至于声光效应 , 则是指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因为光的折射发生变化 , 这类现象也叫声光效应 。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问题 , 主要是以几何光学为基础进行探讨 。 毕竟如果上升到量子 , 光子的运动就很难确定了 。 因此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是遵循费马原理的 , 这一原理指出它不仅会沿着直线传播其传播路径还是需时最少的路径 , 所以这一原理也叫作最短时间原理 。

再者 , 光是独立传播的 。 大家肯定都见过大型演出当中 , 那些交错的光线 , 根据灯光师的安排 , 不同颜色的光束可能会做着不一样的运动组合 。 有时 , 它们会交叉在一起 , 但是分开时也未拖泥带水 。 这就是基于光独立传播的规律 , 理论上来说两束光即使相遇 , 也不会干扰对方 , 那个交错只是我们肉眼看到的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