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谋略 结交具有话语权的行业翘楚
酒桌文化:结交具有话语权的行业翘楚
结交具有话语权的行业翘楚
【职场谋略 结交具有话语权的行业翘楚】当你从事某项职业的时候 , 你肯定会将行业翘楚视为偶像 。但是不要光崇拜不行动 , 去接近他们 , 博取他们的好感和认同 , 让他们成为你的贵人 。他们的推荐信会比十年的工作经验、上百万的成功单子、最有价值的企划书更有说服力 。
每个行业都会有行业翘楚 , 他们坐镇一方 , 一言九鼎 。他们有什么想法计划 , 推出什么新理念 , 都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整个行业都唯他们马首是瞻 , 把他们的理念奉为圭臬 。例如比尔·盖茨 , 还有股神巴菲特 , 他们的言论 , 都会受到大众的关注 , 引发议论 。甚至有人断言 , 如果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认为2012的灾难是真的 , 全球20%的人会信以为真 , 他们会在2011年年底散尽家财 , 引起全球经济的新一轮动荡 。
这些行业巨擘的影响力是无人能及的 , 以他们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地位 , 获得他们推荐的新产品、新理念、新人会立刻被接受 , 被传播 , 被视为传奇 。当然 , 要获得行业翘楚的首肯非常不容易 。但也正是因为不容易 , 行业翘楚的推荐才更有说服力 。
现在准备好了吗?竭尽全力去获得这些资深前辈们的推荐吧!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的鹿儿岛 , 二十八岁的时候创立了京瓷株式会社 , 以独立开发精密陶瓷技术为基础 , 发展成为电子元件、信息通信设备系统、光学仪器等综合性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 五十二岁时创立日本铱星系统株式会社 , 同年开办了以培养年轻一代经营人士为宗旨的盛和塾 ,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 乃至现在盛和塾已经遍布世界六十多个发达国家 。来年又创立了“稻盛财团”并任理事长 。总而言之 , 稻盛和夫的一生是成功的、传奇的 , 不仅对日本的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更是年轻一代经营人士的楷模 。
1983年 , 一大批年轻企业家满怀着希望 , 想从稻盛和夫先生那边学到经营企业的思想理念 , 在这种情况下 , 稻盛和夫开办了盛和塾 。
川岛美子当时是这群年轻企业家中的一分子 , 年纪轻轻的美子很早就开始独立创业 , 但企业一直没有起色 , 平平淡淡 , 甚至有时都难以维持下去 。她的能力很强 , 这一点毋庸置疑 , 但充其量也只能在企业里面当个精英分子 , 真正做一个企业的领导 , 会让她手忙脚乱 。川岛美子意识到 , 也许她最缺的就是经验 。但是经验又是最难培养的 , 哪里才能让她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经验值呢?如果去其他的企业 , 虽然能提升经验值 , 但势必要花费很多精力在具体的事务上 , 碰到苛刻的老板 , 可能只会拿你当挣钱机器 , 丝毫不会让你学到当领导的经验 。
在这个时候 , 一个机会出现了 , 那就是盛和塾的开办 。当美子知道这个消息后 , 她意识到她梦寐以求的机会出现了 , 于是果断地将自己的小企业转给了他人 , 只身远赴东京 , 希望能够作为第一批学员 , 接受盛和塾的培训 。
但现实并不像美子预想的那样顺利 。因为盛和塾刚刚成立 , 在选择成员的时候分外苛刻 , 并不是什么人想进就能进的 , 还要接受专员的考核 。鼎鼎大名的盛和塾 , 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学员毕业后 , 表现得像一个失败者 , 于是肯定要按照资历来挑选 。
美子作为新人 , 并没有出色的业绩 , 在行业内没什么名气 , 她虽然办了个企业 , 但也没有获得成功 , 甚至在失败边缘徘徊 , 这样的资历根本不足以进入盛和塾的大门 。美子受到诸多问题的狂轰滥炸 , 有的是她知道答案的 , 有的是她一知半解的 , 有的是她听都没听过的 。虽然美子尽量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 但结果可想而知 , 她被淘汰了 。
虽然结果让人失望 , 但更坚定了美子要进入盛和塾的决心 。她想 , 盛和塾果然名不虚传 , 只是一次面试考核 , 就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 , 如果是在里面接受指导 , 那么对自己来说 , 该是多大的机遇啊 。
美子并不死心 , 面试不行 , 她就想走捷径 , 直接去恳求盛和塾的校长稻盛和夫 。她知道作为优秀的企业家 , 稻盛和夫肯定会重视人才的多样性 。她不能肯定自己会得到稻盛和夫的首肯 , 但是她确定只要能和稻盛和夫见上一面 , 一席谈话也会给她带来很大帮助 。经过多方打听 , 她了解到稻盛和夫每周三都有去盛和塾附近茶社喝茶的习惯 , 美子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习品茶和茶的学问 , 以期望博得稻盛和夫的好感 。另外 , 她把自己经营企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都逐条列成问题 , 准备到时候向稻盛和夫讨教 , 也算不枉此行 。终于在一个周三的上午 , 稻盛和夫走进茶社 , 这时的美子激动不已 , 恭敬地走到稻盛和夫的面前 。
美子:“稻盛和夫先生您好 , 我叫美子 , 是您的忠实崇拜者 。”
稻盛和夫:“美子小姐 , 你来这里见我不是偶然吧?”
美子:“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老的眼睛 。是 , 我是专程在这边等您的 。”
稻盛和夫:“我平时也就这么一个爱好 , 就是来这边喝喝茶 , 一个人独酌是一件美事 , 两个人对饮也是一件美事 。来 , 坐下 , 边喝边聊 , 你说吧 , 找我有什么事 。”
美子坐下来 , 稻盛和夫看着她:“看来美子小姐也颇为精通茶道啊 。”
美子:“其实我对茶道并不精通 , 只是因为要在茶室等候您 , 对茶一无所知的话 , 既是对茶道的不敬 , 也是对您的不敬 。所以在这里等候拜访您之前 , 我特意了解了一些茶道的知识 。”
稻盛和夫:“哦 , 如此说来 , 你真是一个有心人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 但说无妨 。”
美子:“我不想瞒您 , 我是来面试盛和塾的 , 希望能够成为第一批学员 。但是我被淘汰了 , 也许是因为我知道的确实不多 。但这次淘汰更坚定了我想进入盛和塾的决心 。从面试老师提问的广度和深度来看 , 我明白盛和塾正是能够给我带来帮助的学校 , 但是这不是凭愿望就能进入的 。在未见您之前 , 我还梦想能够说服您 , 进入盛和塾 。现在我不存在这样的奢望了 , 能见到您 , 已经荣幸之至 , 希望这次谈话是我在盛和塾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 。”
稻盛和夫:“盛和塾只是一所学校 , 所有的修为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才成 。你来盛和塾之前从事什么职业?”
美子:“我开了个公司 , 但是经营状况一直不好 。我个人很困惑 , 也找不出具体的原因 , 我以为是由于我的经验匮乏 , 但现在又觉得不是这么简单 。”
稻盛和夫:“所有人都觉得经营失败是经验不足的原因 , 但创业成功者也不敢自认有成功的经验吧 。世上没有成功的经验 , 倒是有失败的经验 。盛和塾也不可能教给学员成功的经验 。”
美子:“您的话太深奥了 , 我现在还不能明白 。”
稻盛和夫:“慢慢想 , 不迟 。美子小姐 , 请问你忙着创业的时候 , 有其他爱好吗?”
美子:“我之前喜欢旅游 , 还喜欢做寿司 , 自己创业后 , 就没有时间了 。”
稻盛和夫:“那这样 , 美子小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美子小姐了 。想必美子小姐的员工也和美子小姐一样 , 丧失了部分人格吧 。”
美子:“啊?”
稻盛和夫:“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一个整体 , 池塘和青蛙一样 , 无论青蛙跳上岸还是跳入池塘 , 池塘和青蛙都是一个整体 。”
美子:“我明白了 , 谢谢您 。”
行业翘楚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 , 只有境界到达一定程度的人 , 才能触类旁通 , 举一反三 。很多创业者眼里只有事业 , 看不到其他 , 一个忽略生活的人 , 不懂得欣赏生活的人 , 他的成就必然有限 。
在和美子品茶的时候 , 稻盛和夫说了很多看似奇怪的话 , 但这基本是他人生和创业经验的总结 , 足够美子享用一生 。稻盛和夫之所以说出这些话 , 完全是受了美子的启发 。
首先 , 美子表现出了自己的有心 , 为了了解稻盛和夫 , 竟然专门学习了茶道 , 这让稻盛和夫感到温暖 。其次 , 美子表现得很坦诚 , 她告诉稻盛和夫自己是临时抱佛脚学习茶道的 , 她告诉稻盛和夫自己其实是有求于他的 , 她还告诉稻盛和夫自己创业的困惑 。这一切都让稻盛和夫打消了顾虑 。
以稻盛和夫的阅历 , 这些即使美子不说 , 他也会看出来的 。如果他看出来在先 , 就会觉得美子有心计;但是美子先说出来 , 就表现得很坦诚 。
稻盛和夫并不需要从美子那里获利 , 是美子想求助于稻盛和夫 。那么这个时候 , 美子表现得越坦诚 , 越能给他留下好印象 。
虽然美子最终没有被盛和塾录取 , 但她和稻盛和夫却成为了忘年交 。回到故乡后美子没有自己创业 , 而是加盟了一家企业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 , 她特别重视恢复自己的健康生活观 , 并将这一观念带到了同事中 。但奇怪的是 , 这些“心有旁骛”的职员反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 这是以前的管理者想都不敢想的 。美子在这两年时间里除了知道怎样更好地经营一个企业外 , 还学会了怎样享受生活 , 这也许是更重要的 。
美子终于明白 , 工作之所以做不完 , 是因为她忽视了生活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 懂得享受生活工作效率才会更高 , 既不需要加班 , 也不需要训斥和监督员工 , 只要大家身体力行就可以了 , 这就是人性化的管理 。
美子和稻盛和夫交流这些心得 , 稻盛和夫对她说 , 她可以提前从盛和塾毕业了 。
惊喜还在后面 。盛和塾第一期学员毕业时 , 引起了日本商界和媒体的热捧 。在毕业典礼上 , 稻盛和夫唯一向公众推荐的是一名叫川岛美子的学员 , 她是盛和塾最为优秀的学员 。稻盛和夫的话让日本商界和媒体都大为吃惊 。因为学员簿上并没有这样一个人 , 而且毕业的学员中也没有美子 。那么是不是稻盛和夫口误呢?
第二天 , 媒体就找出了川岛美子 , 并且采访了她所在公司的老板和同事 , 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 。当媒体问到他们知不知道美子曾在盛和塾进修的时候 , 他们都认为确有其事 , 因为美子的能力的确像是经过稻盛和夫手把手教导出来的 。
很快 , 媒体就刊发了这则新闻 , 并且以稻盛和夫的赞语作为标题 。在新闻中 , 还特意提到了美子在公司里提倡的“享受工作和生活”的理念 。
此后不久 , 美子被丰田公司重金聘请 , 美子的理念在丰田公司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得到发扬 , 帮助丰田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利润 。
年过半百的美子回想起自己的前半段人生时 , 总是会提到稻盛和夫、盛和塾 , 她说如果没有稻盛和夫推荐的话 , 绝对不可能有现在的她 。
应该说 , 稻盛和夫给她向各大企业乃至社会发了一封言而有力的推荐信 , 这封推荐信的回报是无穷的 。
稻盛和夫说 , 他很抱歉推荐美子太晚了 。他的本意是 , 在当初拒绝美子进入盛和塾的时候 , 就应该把她推荐给外界 。而现在 , 美子完全有能力赢得她现有的一切 , 跟他的推荐毫无关系 。如果他的推荐真的管用的话 , 他应该在茶社面谈后就将美子推荐出去 , 如果可以 , 他也会将第一批学员在通过面试后就直接推荐出去 。
但是谁都不会因为这番话忽视成功人士推荐的功效 , 美子更不会 。行业翘楚自有其怪癖 , 不肯承认自己的推荐效用就是其一 , 而这样说的目的 , 无非是不愿意推荐别人而已 。推荐人当然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 所推荐的人如果不能起到应有的效用 , 又或者在品行方面有很大的问题 , 这些都会让推荐人反受其累 。
正因为考虑到这些 , 想得到行业翘楚的推荐非常困难 。在重新回温美子的经历后 ,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 , 行业翘楚是极其讲究原则的 , 他们不想违背这一原则 , 接纳和推荐新人 。
第二 , 除了能力之外 , 行业翘楚更为看重的是个人的品行 , 比如坦诚、忠诚、友善等 。不经过考验 , 他们绝不会轻易推荐新人 。
第三 , 行业翘楚也看重新人的悟性 , 没有悟性的人 , 行业翘楚不会在其身上浪费时间 。
第四 , 行业翘楚的推荐会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 。今天的行业翘楚推荐的往往就是日后的行业翘楚 。就像《功夫熊猫》里说的 , 每一位大师 , 都会知道谁是下一位大师 , 并把他带给这个世界 。
推荐阅读
- 男人厌恶的“女汉子”行为
- 年底职场“假前综合症”爆发 如何寻求心理平衡
- 职场熟女的7大恋爱秘笈 忙碌最有魅力
- 蓝盈莹《令人心动的offer》以己为镜真挚发声输出职场新观点
- 单方玫瑰精油怎么用
- 下班就躺平 忘掉职场烦恼必追9部剧推荐
- 《三十而已》钟晓芹,职场中的老好人,是不是也看到了自己?
- 周瑞 《理想之城》即将收官 与孙俪搭档演绎真实职场
- 《理想之城》今晚收官!孙俪诠释职场生存法则 金句输出不断堪称“职场百科书”
- 13个时间管理锦囊 战胜职场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