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大事记 山西新军发展的雏形( 三 )
6.直接对日作战
建立抗日武装 , 直接对日作战 。
代表大会之后 , 山西的形势已异常紧急 。为了坚持山西和华北抗战 , 实行牺盟会常委提出的“宁在山西牺牲 , 不到他乡流亡”的这一著名口号 , 总会号召全体会员要参加决死队、自卫队、游击队 , 每一个会员必须参加一个武装部队 , 随时准备与敌作战 。并决定派一批政治上坚强的牺盟干部到军队中工作 , 为建立一支坚强的革命武装作了人事安排 。
决死队是在党的领导下由薄一波等同志于1937年8月在太原创建的 。开始只有一总队 , 到1938年上半年 , 就发展成为4个纵队了 。部队的成员 , 一半是由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和军政训练班改编的 , 一半是太原失守后招收的 。前者的成份均为富有民族意识、热心于抗日的知识青年 , 后者则全是有觉悟的、决心牺牲救国的优秀工农分子 。决死队全部实行政治委员制度 。这种制度 , 除去八路军以外 , 在其他军队中还是很少有的 。决死队中的政工人员大都是共产党员 。队员也全是牺盟会员 。就是旧军官中 , 也差不多一半以上是牺盟会员 。所以说 , 决死队是牺盟会的武装 , 是以牺盟会的政治纲领武装起来的一支军队 。
太原失守前后 , 牺盟会就在各县普遍建立了人民武装自卫队总队部的组织 。自卫队有两种 , 一种是脱产的 , 一种是不脱产的 。脱产的每县有200至500人 , 不脱产的人数就更多了 。不论脱产与不脱产的自卫队的组织领导 , 都是在当地党的直接领导下由牺盟会派干部去掌握的 。
在各敌占区 , 牺盟会不仅坚持了当地的政权工作 , 而且还在当地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游击队 。就是在未失陷的地方 , 也都组织了牺盟游击队 。这些人都经过一定的训练 , 敌人一来就可以进行游击活动 , 敌未来之前也可以进入敌占区活动 。
推荐阅读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1900年慈禧西逃山西 曾因吃得不爽逼死县太爷
- 风华绝代的女官上官婉儿 苦乐一生权利的牺牲品
- 上古大神伏羲究竟是谁?他做了怎样的牺牲
- 山西晋城发现清光绪年间“特快专递”信封
- 山西军阀阎锡山轶事 对部下非常疑心暗布眼线
- 压迫下的古代娼妓 曾是权贵斗争的牺牲品
- 王士珍为何被称为“北洋之龙”?
- 越国美女郑旦默默无闻为越国牺牲自我
- 抗战英烈陈子斌 在破袭同蒲路的战斗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