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水浒传中的“四大淫妇” 第一竟不是潘金莲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几乎是家喻户晓 。书中描写的四大荡妇自然也是人尽皆知,他们在施耐庵笔下都被冠以“淫妇”之名而被杀死,分别是: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贾氏 。这四个女人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貌美;第二,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第三,都渴望与勾搭成奸的男人做长久夫妻 。不成想问题却越闹越大,不可收拾,最终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令人可悲可叹 。如若她们生在现在的社会,没准也是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可惜生错了时代!
【盘点水浒传中的“四大淫妇” 第一竟不是潘金莲】过去看《水浒传》对这四位女人跟作者施耐庵先生的想法是一样的,可谓是恨之入骨,死有余辜 。如今看来,作者如此对待他们,却也有些过分 。其实细细想来,她们四人之所以会越了雷池,并不完全因为她们淫荡,而是有其社会根源的 。甚至从人性本善的角度来看,他们四个人身上都还有做人的底线,只可惜个个红颜薄命,成了社会的牺牲品 。我们不妨逐一来分析分析 。
首先,第一个出场的是阎婆惜,这在电视剧《水浒传》里是较早开始的 。阎婆惜本是东京人氏,一家三口儿流落在郓城县 。因贫困无钱葬父亲,受宋江恩惠嫁与宋江 。此时的阎婆惜为了埋葬父亲,以身相许,可见其孝心,嫁与宋江之后,开始的时候也是一心报恩,也曾和宋三郎好过,怎奈宋三郎不懂风情,对她没有半点兴趣,别忘了这时的阎婆惜可是妙龄十八,之前又在娱乐圈混饭吃,所以,自然“好花自待碟赏”没成想宋江索然无趣 。俗话说“少年男子那个不多情,妙龄女子那个不怀春”忍一时寂寞倒无妨,问题是时间久了,阎婆惜岂能自甘寂寞,所以在遇到张文远这位风流公子时,便与其一见钟情,你情我愿,以至移情别恋,背叛宋江也是情理之中 。背叛就背叛了,宋三郎并不记恨,可恨的是她抓到宋江的把柄之后,要挟的条件激怒了宋江,单纯的她不晓得 “见好就收”的道理,最终断送了卿卿性命 。从这点上来看,阎婆惜的死起于放荡,终结于贪婪,但是,在她的身上也不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期待与张文远郎情妾意的缠绵生活,这是她的爱情观 。怨只怨自己贪婪过重,还有那万恶的封建制度,让人想来不免感慨,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非因果,都怨不了别人 。
第二位是“千古荡妇潘金莲”,这是大家公认的对潘金莲的评价 。如今,再看这种评价,就其潘金莲的一生来讲,也未免太过夸张 。潘金莲她本是大户人家的使女,年方二十,不肯依从大户的纠缠,告诉主人婆才被记恨嫁与武大郎 。这足以说明她有个性,有人格 。一个如花似玉、青春芳龄的女子,嫁与一个三寸丁谷树皮的侏儒,还要她心甘情愿的与之厮守终身,这真是比杀她更恶毒报复的阴招 。武大郎没有宋江的头脑,没有杨雄的豪杰,更没有卢俊义的财富 。见到高大威猛的武松,她动一点心思,谁又能说这就是罪过呢?在遭到武松无情的拒绝之后,他对武大的怨恨就更加真切 。以至于后来上了西门庆的床,找到了如意郎君,想与之长相厮守,白头共眠 。潘金莲与西门庆的热恋,鼓动起她生命的激情,潘金莲不甘作众妾之一,“她是个唯性、唯欲、唯情主义者,舍此种种,别无所求 。她以性为命,为情而生” 。她只是思想有些解放,不甘沉论的女人,想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未来罢了 。但是,万恶淫为首,潘金莲为摆脱无性之爱,协从杀夫,这是万万不该的 。为性而失去理智,实在是一种悲哀 。
第三位就是《水浒传》里最具风骚妩媚的潘巧云 。潘巧云是个二婚之人,再嫁杨雄为妻,按说应该本本分分,做个贤妻良母 。没想到她宁愿喜欢一个为人不齿的和尚,也不愿守妇道 。可见杨雄对她来说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电视剧《水浒传》中有一句台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潘巧云面对丈夫的屠刀,坚定地说:“我跟师兄一晚胜于跟你十年” 。想来导演也是看不惯施耐庵过于仇视蔑视女人这一点,大声为这个可怜的女人呐喊一声,让人觉悟出人性的内涵,增加了十分同情,原谅了她的过失 。甚至,在“出轨”这件事上,她并不惧怕丈夫,事发之后,更是对杨雄大吼:“是你杀了我师兄,我要为他报仇!”杨雄想留她一命,孰料潘巧云一心求死:“你杀了我吧,我师兄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用?”从这一点来看,潘巧云固然风骚多情,不守妇道,但是她敢于为自己的过错承受惩罚,为爱求死,也体现出来了她鲜明的个性 。用有一句话总结潘巧云的结局,那就是“此生最风骚,敢为知己死!”所以,面对封建社会的藩篱,她的结局也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