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他只因捡条“钥匙链”揣兜10小时,成我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



1996年,他只因捡条“钥匙链”揣兜10小时,成我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


文章图片



1996年,他只因捡条“钥匙链”揣兜10小时,成我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


文章图片



1996年,他只因捡条“钥匙链”揣兜10小时,成我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


文章图片


1996年1月5日 , 东北吉林早已经步入凛冬 , 随处都透露着一个字“冷” 。 东北的冬季很漫长 , 这天其实算不上东北最冷的一天 , 但对于吉林蛟河的宋学文而言 , 不仅是他那一年度过的“最冷”一天 , 还是他整个生命中最冷 , 最黑暗的一天 。
因为谁都不会想到 , 他会只是因为在上班路上 , 看见了一条像是“钥匙链”的“金属链条” , 随手捡起后想找帮忙找失主这一好人好事行为 , 命运就被彻底改写 。 往后的3年时间里 , 宋学文进出手术台的次数多到数不清 , 一句“哪里病变切哪里”成为了他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的关键词 。

虽然后来的他 , 也得以回归到普通生活圈中 , 娶了妻、还生了孩子 , 他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 但奈何死神还是没有放过他 , 生命于42岁那年画上了句号 。
一、被“钥匙链”改变的命运1977年 , 宋学文出生在了蛟河县(1989年撤销 , 设立蛟河市)松江镇爱林村 , 家境很普通 ,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 虽然父母不曾接受过多少教育 , 彼时当地的教育资源也算不上好 , 但其父母深知新时代下 , 读书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 便尽可能地让宋学文读书 。
1994年10月 , 顺利读完了高中的宋文学通过应聘 , 进入了吉林集团建设公司工作 , 当一名管线工 。 别看当时的他仅有17岁 , 但对待工作却从来不马虎 。 他的聪明才干被领导发现后 , 很快就被任命为了小组长 。
小组长虽然年龄小 , 但却颇有管理才能 , 手下那些年龄同他爸妈一般大的长辈们也是很佩服他 , 故而小组工作总是完成得很好 。 宋学文读书时学习成绩很不错 , 尤为喜欢阅读和写作 。 参加工作后也没有忘记爱好 , 平日会坚持写些散文作品 , 寄发给报社或者出版社 , 还获过嘉奖 。
同时 , 自从宋学文去了公司之后 , 广播站的宣传稿便再也没愁怀过站长了 , 他每次都能如期交稿 , 且写得很好 。 虽然他喜欢文学 , 却也不仅局限于文学创作 , 还颇具运动天赋 , 尤为擅长长跑 。

年轻时的宋学文彼时的他 , 年轻、有活力 , 生活中积极向上 , 工作中兢兢业业 ,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 可谁曾想 , 这份美好仅仅只是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 就被摔得稀碎……
1996年1月5日早上七点许 , 昨日的夜色还未完全褪去 , 宋学文就不得不离开暖和的被窝准备去上班 。 从公司宿舍到上班的工位 , 距离算不上很远 , 只是由于天气过于寒冷 , 时间尚早 , 行人寥寥无几 , 显得这路有些孤单了 。
这条路他每天上下班都会走 , 无聊时少不了少不了随处瞅瞅 。 而当他走到了公司4号裂解炉下时 , 还真就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 老远他就看见了雪地上有着什么东西 , 在又白又厚的积雪衬托下还能反光 。
出于好奇 , 宋学文径直走近查看 , 发现是一条金属链子 , 似乎是条“钥匙链” 。 他本能捡起了链子 , 问了问身边的人们是否有丢“钥匙链” , 但没有得到任何回答 。 由于要上班 , 宋学文便随手将“钥匙链”踹进了右边裤兜里 , 想着等到空闲或者午休的时候 , 问问是不是公司同事的 。
显然 , 这是他出于好心想要帮忙 , 属于好人好事 。 只是万万没想到 , 一个简单的好心之举会让自己陷入深渊 。

将链子揣进了裤兜之后 , 宋学文就如往常一样去上班了 。 可是前后不过两个小时 , 宋学文就开始觉得头晕、恶心 , 难受无比 。 起初以为是感冒的他 , 想着坚持坚持 , 等中午午休了再去看医生 。
可是从头晕恶心到浑身无力、呕吐不断仅仅不过片刻之间 , 他便向领导领了假 , 艰难地回到了公司宿舍休息 。 躺到床上后的他仍然没有好转 , 反而呕吐频率更快了 , 意识也开始模糊起来 。 宋学文意识到不妙 , 便让值班人员给单位发出了求救信号 。
随后 , 在值班人员的帮助下宋学文被送到了医院 。 因为以前从未接收过核辐射受害者 , 医院医生们也完全没有多想 , 只是根据他身上出现的病症做了判定后 , 给予了一定简单治疗 。 但这一切治疗方式并未让宋学文的状态有所好转 , 反而越来越严重 , 还一度陷入了昏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