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灯法师是骗子?77岁二指禅倒立造假,87岁圆寂少林寺无一人吊唁( 二 )



虽然需要赚钱养活自己 , 但这并没有使他在学习上分心 , 毕业考试中 , 他的成绩在绵阳十二个县中排名第一 , 因此在毕业后 , 他被分配到了一所学校中担任老师 。
虽然已经有了工作 , 但范靖鹤深知这不是他的目标 , 于是继续努力学习 , 并在十八岁的时候考上了四川法政学校 。
虽成功考入了这所学校 , 但因为无法负担高额的学费 , 所以范靖鹤并未呆在这里 , 而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四川省的一所公费学校 。
他并未因为考上学校而沾沾自喜 , 而是依然坚定着自己心中的目标 , 每日练武 。
为了兼顾学习和练武 , 范靖鹤每天早早地起床去练武 , 余下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

机缘巧合之下范靖鹤认识了一名药师 , 因为幼年时经历了众多的苦难 , 也看到了百姓生活的困难 , 他决定追随这名药师一同行医治病 。
常言道“医者不能自医” , 由于长时间的劳累 , 再加上生活艰苦 , 身体吸收的养分不足 , 导致范靖鹤身体变得十分脆弱单薄 , 但他本人却不以为意 。
十九岁的时候 , 因为生活并不宽裕 , 再加上身子骨十分薄弱 , 为了能够让灾病远离自己 , 所以范靖鹤改名为了范无病 。
与此同时 , 范无病也并未忘记儿时立下的誓言 , 依然想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
为了能在武艺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 范无病四处拜访 , 寻找一位武功高强的老师 , 随后便结识了一名军中的教官 。

范无病见这名教官拳脚凶猛 , 霸气侧漏 , 于是拜他为师 , 开始继续钻研武功 。
1927年范无病回到了成都 , 并借住在之前的同学家 , 每日以写文章赚取酬劳 , 并坚持练武 。
为习武 , 入佛门一日在街上闲逛时 , 碰巧遇见两名少林高僧在表演少林武功 , 范无病便凑上去观看 。
不看还好 , 一看范无病便被少林高僧所施展出来的武技所折服 , 并心生学习之心 。
待两位高僧表演结束后 , 范无病立刻追上去 , 向两位高僧提出要向他们二人学习刚刚施展出来的武技 , 但被二人拒绝 。

但范无病并未放弃 , 一直跟着二人 , 不断地向他们二人表达自己对少林绝学的倾佩和对学习此武技的向往 。
见范无病对武术如此的真诚和执着 , 二位高僧便告诉他少林武术从不外传 , 想要学习必须是少林弟子 , 于是范无病便欣然决定加入少林 , 并拜二位高僧为师 。
经过二人的指点 , 范无病开始学习少林武功 。
除了向两位师傅学习 , 范无病还向寺庙中其他的高僧请教武术 , 而他也因自己的勤奋和好学 , 习得了不少的少林功夫 。
而范无病也并非独学少林武功 , 为了糅合众多武艺之长 , 经他先前军中师傅的引荐 , 范无病拜了山东的一名道长为师 , 并向其讨教道家功夫 。

后来在嵩山少林寺时 , 范无病向贞俊法师讨教功夫 , 但贞俊法师见其身上戾气太重 , 心中仇恨也过于强烈 , 不愿指点他 , 范无病只好离去 。
见武术上的造诣现在还无法提高 , 范无病便决定继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 学习更多的知识 , 遂考入了成都的一所军官教育学校进行学习 。
过了几年 , 范无病心觉自己心中的仇恨已经渐渐消退 , 但对于武术的追求仍旧是一如既往 , 他遂决定再次进入少林 , 并经人介绍 , 来到了昭觉寺 。
寺内智光法师见他天赐聪慧 , 并且心存执念 , 便劝其出家 , 范无病也同意了智光法师的建议 , 随后智光法师便为范无病剃度 , 并取其法号为海灯 。
就此 , 范无病出家 , 正式地成为了海灯法师 。

因为学识渊博 , 并且在武术方面拥有不俗的造诣 , 海灯法师便在寺内担任文化和武术教师 。
在寺庙中担任老师的同时 , 海灯法师依然不断精进的自己的武艺 , 经常游走于各个寺庙 , 拜访各位在武术上造诣高深的大师 , 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学习着武术 。
后来海灯法师在武术上遇到了瓶颈 , 心生苦闷 , 便决定离开寺庙 , 到四处云游一番 。
无论到了哪里 , 海灯法师都坚持着每日念咒、练武 , 并且会在闲暇之余写下一些诗句 。
后来海灯法师受嵩山少林寺的邀约 , 来到了河南 。
刚一到这里 , 海灯法师便走进了达摩当年面壁时的地方 , 就地入定 , 七天七夜之后方才离开 。

建国后 , 海灯法师曾多次受邀参加各省市举办的一些比赛和一些武术表演 。
在武艺大成的同时 , 海灯法师也没有放松对文化的学习 , 他坚持对佛学和文学的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