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仕途受阻是因为得罪了高力士和杨玉环吗?( 二 )


后人为了塑造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群的精神姿态 , 在他身上附会了太多的故事 , 力士脱靴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例 。唐代的著名诗人何其多 , 可脱靴这个故事偏偏就附会在李白的身上 , 个中道理也很简单:这样的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李白的身上 , 如果说发生在杜甫、李商隐身上 , 不可能有人相信 , 因为这件事情比较符合李白性格的逻辑和风采 。但事实上 , 力士为李白脱靴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 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 。
说完高力士 , 再来看杨玉环 。
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 , 她本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 。公元737年 , 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死 , 高力士为了讨唐玄宗欢心 , 便向唐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 。杨玉环精通音律 , 擅长歌舞 , 很得唐玄宗的喜爱 。公元745年 , 在玄宗的精心安排下 , 杨玉环请求进宫做女官 , 住进南宫 , 玄宗赐号太真 , 不久又册封她为“贵妃” 。杨玉环入宫后 , 深得唐玄宗的宠信 。杨玉环与高力士都是玄宗身边最亲信的人 , 也是对玄宗最有影响力的人 。因此 , 许多人将目光锁定在杨玉环身上 , 认为她也是阻碍李白仕进与政治前途的又一个进谗言者 。
说杨玉环向玄宗进谗言 , 主要是与高力士联系起来的 。高力士因为脱靴一事怀恨在心 , 于是撺掇杨玉环向玄宗进谗言 。高力士撺掇杨玉环的借口就在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 云雨巫山枉断肠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这首诗写得很美 。第一句说牡丹花上落满露水 , 非常娇艳 。第二句说巫山女神纵然多么浪漫、美丽 , 依然无法与杨玉环相比 。第三、四句说杨玉环的美貌也许只有汉宫赵飞燕可与媲美 。
传说中 , 高力士对杨玉环讲 , 李白将你比做赵飞燕 , 这是贬低你的人格 , 是对你人格的侮辱 。因为赵飞燕本是阳阿主家的歌舞乐伎 , 出身微贱 , 汉成帝微行过阳阿主家时 , 被她的舞姿吸引 , 方才召她入宫 , 后又将她立为皇后 。杨玉环听信了高力士的话 , 在玄宗面前极力诋毁李白 , 唐玄宗于是不再重用李白云云 。
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 。第一 , 赵飞燕是西汉成帝的皇后 , 擅长歌舞 , 她受成帝宠信的经历与杨玉环颇有些相似 , 李白将杨玉环比做赵飞燕非常恰当 , 毫无贬损之意 。假如将杨玉环比做褒姒、西施、貂婵 , 那当然就很不合适 , 因为这几个女人都曾有参政甚至乱政的行为记录 , 而赵飞燕本人从未参政也未乱过政 。李白这首诗中使用赵飞燕这个意象的主要作用其实是为了陪衬、衬托杨玉环的美貌 , 并不具有其他更深入的含义 , 更不用说政治含义与贬义了 。其实 , 赵飞燕这个名字在唐代的许多文学作品中 , 都常常以美女的代名词出现 , 其中也丝毫没有贬损之意 。
第二 , 《清平调》是李白奉玄宗诏命而写 , 李白的《清平调》撰成之后 , 玄宗非常喜欢 , 立刻命李龟年等乐工谱曲演唱 。如果李白在诗中隐含如此强烈的讥讽之意 , 以唐玄宗的博学多闻 , 擅长诗文 , 精通音乐 , 难道还看不出来吗?李白固然清高自傲 , 平交王侯 , 但他毫无必要也不至于非得在这个时候讥讽杨玉环 , 触怒唐玄宗 , 这对于在长安谋求仕进之途的李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更何况 , 杨玉环当时尚未被封为贵妃 , 只是以太真道士的身份入住宫中 , 她还没有成为后来煊赫一时的贵妃 , 杨国忠也没有出任宰相 , 权倾朝野 , 所以李白也根本没有抨击讥讽杨玉环的理由 。至于有人认为 , “云雨巫山枉断肠”一句是讽刺杨玉环曾为寿王李瑁王妃 , “枉断肠”特指寿王 , 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
从以上对高力士、杨玉环的分析来看 , 说高力士和杨玉环曾经在唐玄宗跟前进谗言 , 说李白的坏话 , 这些说法在史实上是很难成立的 。这大都是后世笔记杂史作者杜撰出来的 , 其目的也许是为了强化李白傲岸不群、蔑视权贵的形象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