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究竟是怎么开公司的?( 三 )


腰部的演员是一个人员过剩的职业,但喜剧编剧确是一个大量匮乏的行业。而有成熟作品,且证明过自己的头部喜剧编剧,几乎屈指可数。在这一点上与写段子出身的李诞和日日在天津风吹日晒练习的郭德纲不同,米未在这方面人才的缺失,可能是其未来发展的最大隐忧。

马东究竟是怎么开公司的?

文章插图

而培养一个优秀的编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需要多方条件的滋养,《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编剧六兽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我们现在最大的不同是,开始接触外界了。试过才明白,做综艺是这么回事,拍电影是那么回事,哪怕是式微的情景剧也没那么简单。以前我们是在瞎子摸象,和普通网友一样,通过网络、通过宣传渠道在看这些行业。
当我们真正进入创作之后,才发现这些行业里也都是聪明人。当大家开始互相了解时,我才真正开始有一点融入的感觉。我期待这个进程加速,也很怕它过去得太快。如果等脱口秀的风潮过去了,大家忘了这群人,就又回归到五六年前那个状态。单口喜剧(脱口秀)是一个零件,新喜剧也是一个零件。它能放在什么机器里边不知道,至少能放到电影里,也许在情景喜剧和综艺里也有机会。”
从言谈中可以看出,米未与创作者的关系,还处在某种尝试的阶段,大家似乎都不太确定对彼此的信任,同时,疑问似乎还有很多,《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的爆火到底是偶然,还是可复制的模式?这一次米未的尝试到底是为喜剧在扩容,还是加速行业的内卷?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抛开内容,单从商业模式,以及公司基因,米未在未来很大概率上要开始切入喜剧,而在已经逐渐饱和的喜剧赛道,马东该如何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自身喜剧人才并不丰富的现实,以及如何搭建有效的喜剧内容输入模式,都将成为影响米未未来的关键因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