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手徐宁上梁山只为一家妻儿老小平安
《金枪手徐宁》是一部水浒系列的电视电影 , 主要人物便是《水浒传》中有着金枪手绰号的徐宁 。
电视剧《金枪手徐宁》以《水浒传》中的徐宁为原型 , 主要讲述的便是大宋年间发生在徐宁身上的一系列事情 。
【金枪手徐宁上梁山只为一家妻儿老小平安】那时候正值梁山与宋军交战 , 凉山无法攻克宋军呼延灼的连环马阵 。徐宁本是京师金枪班的教头 , 负责教授金枪的使用方法 , 但是徐宁的表兄弟汤隆身在梁山 , 面对梁山遇到的困境 , 他想到了徐宁 , 就向徐宁求助 。最终徐宁用自己的独家绝技——祖传的钩镰枪法帮助梁山破除了呼延灼的连环马阵 。但是朝廷知道了这件事 , 徐宁便成了朝廷的通缉要犯 , 整个徐家也被殃及 , 被朝廷下旨满门抄斩 。
徐宁有一件祖传的宝甲 , 名叫雁翎圈金甲 , 据说能够刀枪不入 , 在徐宁被朝廷通缉之后 , 他的那件宝甲变成了众多朝廷权贵所垂涎的物什 。王太尉和他的义子姜勃便在这些眼红宝甲的朝廷权贵之中 。
为了能够得到这件宝甲 , 他们以公谋私 , 逼问徐宁的夫人这件宝甲的下落 , 还施行了一系列的酷刑 。但是徐宁夫人宁死不屈 , 始终没有向他们透露一字半点 。为了救回妻儿 , 徐宁在汤隆和戴宗的陪伴下与王太尉和姜勃展开了一场明暗较量 。
整部《金枪手徐宁》便是以此展开了剧情 , 而在剧中负责饰演金枪手徐宁的是中国内地演员何中华 。
徐宁性格
徐宁 , 是《水浒传》中梁山泊上排行十八位的好汉 , 绰号金枪手 , 对应的星位是天佑星 。徐宁是被其表弟汤隆骗上梁山的 , 不久大破当时困扰宋江的连环甲马 。后徐宁征东平府和东昌府 , 同董平大战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 。梁山招安之后 , 又随宋江四处征战并立下了诸多功劳 。
徐宁是武夫出生 , 在还未上梁山之前是东京禁军中金枪班的教头 , 在皇帝身边保障其生命安全的 。所以徐宁本身就有武者天生具备的血气和刚直 , 整天打打杀杀下来极具刚猛的性子 。虽然同样是做官的 , 终究还是和那些酸酸的文官有所不同 。
不过徐宁终究是在当时宋朝的都城里做官 , 而且还是在老大皇帝身边做事 , 所以不可避免的沾上了官员常有的官僚主义作风 。徐宁具有一定的贪婪 , 没有情义的凉薄的官僚习性 。虽说他是汤隆的表哥 , 但是他对于这个表弟却是没有太多的亲情在里面 。当汤隆的父亲 , 一个地方的知寨去世后 , 身为后辈的他并没有前去吊唁 。在汤隆面前 , 以官事缠身 , 路途遥远为借口说走不了 。一个河南开封 , 一个陕北延安 , 这对于一哦个五大三粗的徐宁来说 , 并不是一个难题 。徐宁不仅单薄了亲情 , 还学会官僚上那些打马虎的做法 。
不过徐宁又是水浒中除了林冲外 , 极为顾家的一个男人 , 这在盛行大男子主义的古代封建社会来说 , 是极为难得的了 。当初徐宁被骗上梁山的时候 , 徐宁是像热锅上的蚂一样担心自己的妻小 。而为了自己家人能够过上安稳日子 , 又是在梁山上大力支持宋江招安的人 。所以徐宁是一个性格较为复杂 , 但又并不算难懂的一个人 。
徐宁的传家宝
徐宁是梁山泊排行第十八位的正将好汉 , 绰号金枪手 , 上应天佑星 , 位居马军的八骠骑和先锋使 。徐宁在上梁山之前 , 身份同林冲相似 , 是东京禁军中的金枪班的教头 。徐宁服侍的是皇帝 , 所以其地位和身份还是较为显赫的 。
由于双鞭呼延灼驱使着威力巨大的连环甲马 , 导致宋江遇到了出道以来的第一场大败 。豹子头林冲在战斗中还被伤到了右手 , 梁山好汉是颇为头痛啊 。其中一个叫汤隆的人 , 声称他的表哥徐宁的钩镰枪能够破这连环甲马 , 林冲一听也想到了这位当年同道的同事 , 也称不错 。于是智多星吴用就命鼓上蚤时迁先盗走了徐宁的传家宝 , 从而方便为汤隆引诱徐宁出城 。
这个传家宝是徐宁家族传了四代的一件宝甲 , 叫做“雁翎圈金甲” , 而且这个宝甲还叫“赛唐猊” 。相传唐猊是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吕布的护身宝甲 , 几乎是刀枪不入 。而这雁翎圈金甲号称赛过了唐猊 , 可见其珍贵异常 , 徐宁一家视作传家宝也就不奇怪了 。徐宁爱护这宝甲可谓是超过了自己的性命了 , 当时他的上司曾出价三万贯来买这件宝甲 , 但是被徐宁一口否决 。要知道《水浒中》的宝物也就那几件 , 杨志的传家宝刀在市集上开价三千 。林冲的那件惹祸的宝刀也是要价三千贯 , 这么一对比足见徐宁家传宝贝的厉害 。
推荐阅读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金瓶梅中的大款花子虚为何只混成了老四
- 古代如何放假 唐代3个黄金周 宋代春节一个月
- 论元朝烧埋银的起源 元代首创的“死亡赔偿金”
- 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与琴童偷情?
- 纳兰明珠祖父是谁 明珠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简介
- 金庸笔下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与历史上真实明教
- 历史上盗墓贼为何不屑于偷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