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善终!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八大英雄
自古英雄无善终,历史很多的有名英雄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样,有的被冤死,有的被误杀,甚至有的被五马分尸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八大英雄,了解一下他们的英雄故事 。
1、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 。
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枪匹马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 。
645年4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6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 。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 。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 。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 。这一战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回师时道:“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 。
高宗在位时薛仁贵屡次击败高丽,契丹人 。661年,以前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薛仁贵率兵赶赴天山,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先选数十骁骑挑战,他张弓连发三箭,射杀三人将,其余人慑于神威全都请降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 。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军中遂有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
后薛仁贵因败给吐蕃人以及在任时因违法而被数次免职,最终又被朝廷起用,682年,突厥阿史那元珍反唐,他率兵出击,在云州遇敌 。敌方问:“唐将为谁?” 曰:“薛仁贵 。”突厥人惊问:“ 我们听说薛将军流放象州已死,怎么可能复活了?”仁贵摘下头盔,突厥人大惊,下马罗拜后逃跑 。仁贵追击,斩首万余级,俘2万余人 。
薛仁贵作战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任安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带,理政才能也是不错的,不过杀戮过多,做官又玩忽职守,纵容手下,与演义中的人物相比武功并无多少夸大,人品则显不足 。不过他在演义中的结局更是窝囊,居然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不仅死不得其所,还让他儿子背上一世骂名 。
2、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之抱负 。因家境贫寒,常食不裹腹 。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 。后又投奔汉王刘邦 。初始刘邦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始拜韩信为大将 。
韩信拜将不久,即率军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第二年,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楚都彭城 。
此后,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外线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以一万之众大破二十万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攻占齐地后,韩信被封为齐王 。
公元前202 年春,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韩信独当中军,他先令两翼部队对楚军实行侧击,再令中军推进,很快完成了合围 。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 。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 。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 。在这一段索寞的日子里,他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楚 。公元前196 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 。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
3、李牧——被追兵杀掉,死不得其所
或许是因为《史记》是汉朝人写的,所以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多名将的记录就显得淡化了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代,李牧是一个绝不被忽视的人物 。战国时代他是赵国对秦作战最具战功的将军,廉颇赵奢皆不及他 。
推荐阅读
- 明朝疆域 历史排名前三鼎盛时无人敢碰领土
- 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妻子是谁 长乐公主李丽质简介
- 虎父未必无犬子 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
- 中国古代哪位女人休掉身了为民族英雄的丈夫?
-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曾与吕布齐名的马超归蜀后为何变得默默无闻?
- 古希腊雕像为什么都是裸体 是代表英雄?
- 前蜀皇帝王衍竟荒淫无耻到给身边太监戴绿帽
- 陆游无力改变现实 皇帝接见只讲山水 不提山河
- 史上英名盖世的唐宣宗为何无法挽救自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