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善终!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八大英雄( 三 )
这时乌江亭长备好渡船催他渡江了,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 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把将乌骓马送与亭长,令部下下马和汉军肉搏,项羽又杀敌数百,身重十数伤,看见汉将吕马童,对其说:“你是我的旧部,我听说刘邦悬赏千金,封万户买我的头,我就送你个人情吧 。”于是自刎而死,年仅31岁 。汉军抢夺项羽尸体自相残杀者数十人,最后王翳等五人分了项羽的尸体,都被封侯 。
项羽英勇无敌,战术指挥上的造诣也是很强的,如果作为一个将军,如果生在汉武之时,想必起所建功业也可以与卫青,霍去病相媲美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他刚愎自用,在战略上短视和,在政治上幼稚,却做在了统帅的位置,与老谋深算的刘邦争天下,注定会是个失败者 。
5、张飞——死在自己士兵的刀下
张飞(公元168年—221年),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 。张飞为人勇猛,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吓退曹军 。而且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 。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 。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收为将领 。可是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 。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但张飞不听 。果然张飞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试想一下如果张飞不是被张达﹑范强(演义中写作范疆)之辈暗杀,在当时“吕布死典韦亡,赵云马超是一帮”的时期,又有何人能在沙场上与之匹敌呢!张飞死后,其尸体躯干被埋葬在阆中,头颅埋葬在云阳,并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 。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 。同年六月,刘备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 。因为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刘备常常告诫张飞:“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 。”果然,张飞临出兵前,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演义中误写作范疆)谋杀,并将张飞的首级去投奔孙权,张飞军营都督送表给刘备,刘备听闻后不由得叹道:“噫!飞死矣 。”蜀后主刘禅(shàn)于公元260年(景耀三年)追谥张飞为桓侯 。其尸体躯干被埋葬在阆中,头颅埋葬在云阳,并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 。
有一天,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 。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诉张飞:“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才可以 。”张飞大怒,喝道:“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作为将帅的命令!”就让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 。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 。二人回到营中商议 。范疆说:“今日受了刑责,让我们怎么能够筹办?这个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你我都会被杀啊!”张达说:“比如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是没有办法走近他 。”张达说:“我两个如果不应当死,那么他就醉在床上,如果应当死,那么他就不醉好了 。”二人商议停当 。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卧在帐中 。范、张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怀利刀密入帐中,就把张飞给杀了 。当夜,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到东吴去了 。
张飞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力敌千军,战功显赫、卓着 。刘备先后封给他宜都太守、征虏将军、车骑将军、司隶校尉等要职 。但张飞性情暴虐,对士兵动辄打骂,滥施鞭笞、刑杀,其下官兵对他怀恨在心 。刘备常戒之:“此取祸之道也 。”但张飞听不进刘备的告戒,依然故我,暴性不改,终于酿成杀身之祸 。一次,刘备派张飞率兵万余攻打孙权,出征中,张飞的部下张达和范强把他杀了,持其人头投奔孙权邀功领赏 。
张飞一生辗转沙场,出生入死,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死在自己士兵的刀下,真是可歌又可悲!
6、秦琼——70高龄与尉迟恭举石狮子累死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秦琼之父曾任北齐时期的咸阳王录事参军 。隋大业年间,秦琼效力于隋将来护儿帐下,因其志向高远和勇猛强悍,深得器重 。秦母去世后,来护儿曾派员专程到秦琼家吊唁,全军上下大为惊异 。
推荐阅读
- 明朝疆域 历史排名前三鼎盛时无人敢碰领土
- 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妻子是谁 长乐公主李丽质简介
- 虎父未必无犬子 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
- 中国古代哪位女人休掉身了为民族英雄的丈夫?
-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曾与吕布齐名的马超归蜀后为何变得默默无闻?
- 古希腊雕像为什么都是裸体 是代表英雄?
- 前蜀皇帝王衍竟荒淫无耻到给身边太监戴绿帽
- 陆游无力改变现实 皇帝接见只讲山水 不提山河
- 史上英名盖世的唐宣宗为何无法挽救自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