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唯一拥有帝王身份的音乐家--唐玄宗( 二 )


唐代选拔任用六品以下(相当于今天的县处级、准地师级)的官吏,有一项今天已没有的程序,就是“三注三唱仍过门下省审,自春及夏,起事乃毕” 。门下省相当于现代的组织部、干部部 。具体规定是,选拔委任伺郎(唐制六品)以下官吏,开始是集体测试书法,合格的“铨察其身”;通过的再“注询其便利”;“已注而唱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者所终集厌者为甲上 。”由考官报门下省领导综合审查;合格后报皇帝颁布任命传“受旨”,录取者这才奉旨上任 。“三注三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群众评议,通过者才报门下省长官综合审查,通不过的就淘汰了 。隋唐科举制度是现今西方文官制度的渊源 。上述唐代对基层官吏的选考制度,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先进的 。
唐代诗风盛行,就是下层妇女也多能写诗,前已说过这些诗一般都是可以唱的 。唐玄宗时,戍边战士的战袍中曾出现这样的诗句:“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棉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经考证,这是社会最下层的缝制战袍的宫女的诗作 。再如江西永新(今吉安)普通乐工的女儿许和子,音乐才能出众,以善歌传,能变和声,其声“响传九阳” 。开元末,受荐被选入宫为宜春院内人 。一次,宫廷娱乐集会,观者喧闹,无法听清百戏之音,由许和子出楼歌唱,听众被她的声音震住,“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 。”
用以和唱的诗,唐代叫“曲子词”,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歌词” 。“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里巷民间俚曲小调如《渔歌子》、《望江南》等;胡夷之曲如《苏幕遮》、《菩萨蛮》等 。乐工歌伎在传唱过程中加工丰富,使词在情调上初步具备了自己的特征 。唐代近体诗是合乐歌唱的 。
当时的歌,曲已失传(记音不方便),但歌词大都保留下来 。如刘禹锡的《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又如假托李白流传至今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唐玄宗在不同集会场合都会因地制宜地开展音乐活动 。他处理完朝廷事务时,常和族弟诸王或“博弈游猎,或自执丝竹,(宗王)成器善笛,(岐王)范善琵琶,”与皇帝哥哥交相合奏乐曲 。八月癸亥是唐玄宗的生日,他宴集百官于花萼楼下,有歌曰:“八月五日夜佳气” 。左右丞相帅百官上表,请“以每岁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布于天下,威令宴乐 。圣节宴乐至此始 。就是进行体育活动,他也不忘吩咐梨园弟子们奏上几段教坊乐 。
遇上不高兴的事,唐玄宗也寄情于音乐 。一次,他在花萼楼见南方使臣,兴致很高,将使臣献的一斟珍珠密赐江妃,谁知江妃不受,写诗谢:“……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看了很郁闷,把江妃的诗命乐府“以新声度之,(命)名(为)《一斟珠》 。”
【中国历史上唯一拥有帝王身份的音乐家--唐玄宗】唐玄宗还命长丞相孙无忌创作《倾杯乐》曲,“配合于舞” 。
李白供奉翰林时,一月夜,玄宗看到花园中红、紫、白、粉四色牡丹开得很可爱,他就叫杨贵妃伺酒,以金花签赐李白,命进新辞《清平调》 。李白醉中,乃成三章,由李龟年手捧檀板歌唱《清平调》 。梨园弟子十六人伴奏,每遍将换,玄宗“自侍玉笛和之” 。
江淮南租庸使韦坚将民间俚歌“得体纥那”整理为《得宝歌》,在庆典时让歌伎“居船临潭颂唱” 。“观者山积” 。
总之,盛唐音乐的辉煌是全民性的 。虽然不乏史家的溢美之词,但总体的成就是存在的 。唐玄宗在音乐方面的发挥、追求形成了这辉煌中的一个亮点 。我们今天适时整理,科学分析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对建立现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包括古典音乐优秀传承使之为今所用,会有积极的意义 。
李隆基与音乐
李隆基富有音乐才华,对唐朝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 。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 。唐明皇极有音乐天份,乐感也很灵敏,经常亲自坐镇,在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并给予纠正,这是后来称戏班为“梨园”的由来 。
他还制定了《色俱腾》、《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