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黑客帝国4》:18年后,观众等了个“寂寞”? | 沸腾
文章图片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海报 。
万众期待的《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下文简称《黑客帝国4》) , 口碑和票房都扑了 。电影于1月14日起在国内上映 , 截至目前票房仍未突破5000万元 。 票务平台给出的票房预测 , 其最终票房或难突破1亿元 。从影响一代人的“科幻神作”到狗尾续貂的平庸之作 , 《黑客帝国4》为何就被观众抛弃了? 《黑客帝国4》缺乏珍贵的现实思考可以说 , 1999年上映的《黑客帝国》、2003年上映的《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 是无数科幻迷心中的神作 。在这三部的设定中 , 未来世界 , 人类被圈养在生物舱内 , 人类的意识来自于AI设计的虚拟世界——The Matrix , 也被称为“母体”或“矩阵” , 人类被产生了自主意识的AI机器人控制 。矩阵虚拟了一个完美的新世界 , 人类的意识永远停留于此 , 永不觉醒 , 成为一块块“生物电池” 。 随着AI的不断进化 , 矩阵引入了选择机制 。 选择红色药丸就必须面对真实而残酷的世界 , 选择蓝色药丸就让脑子活在营养液中 , 活在虚拟的美丽新世界中 。
文章图片
【虚拟|《黑客帝国4》:18年后,观众等了个“寂寞”? | 沸腾】▲《黑客帝国》中的红蓝药丸 。
对于觉醒的人类来说 , 就面临着一个痛苦的两难:服用蓝色药丸 , 还是红色药丸?电影中 , 99%的人类相信了矩阵世界 , 1%的人选择真实世界 。 这1%的人试图复兴人类文明 , 与AI的对抗 , 《黑客帝国》前三部的故事主要围绕这个设定不断延展 。二十年前的电影 , 如今重看仍不过时 。在“元宇宙”概念大热的当下 , 它抛出多个具有前瞻性、思辨性、现实性的议题 。虚与实的边界 , 如何厘定?选择虚拟的“美好” , 还是保持自由意志、直面残酷的真实?电影提出的议题也引申出极具现实意义的思考:人类与AI如何共处?如何避免数据极权? 二十多年后 , 互联网快速发展 , 人工智能也进一步发展 , 这也让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进一步模糊 , 《黑客帝国》前三部抛出的矛盾正不断被现实所“验证” 。观众期待的是 , 在社会发展下 , 《黑客帝国4》曾经作为领先时代发展的电影 , 能否重新对社会现实、技术发展有所“回应” , 或是再次提出一些领先时代发展的概念 , 进而能满足观众一窥“未来”的愿望 。 但可惜的是 , 《黑客帝国4》只剩下枯燥无聊的自我重复 。由于前三部的优点被彻底抛弃 , 《黑客帝国4》彻底沦落成为一部流水线式的好莱坞动作片 , 失去特点的《黑客帝国4》 , 还怎么留得住观众的口碑?
文章图片
▲《黑客帝国》具有特色的“二进制”设定 。
好莱坞IP大片在国内市场逐渐失宠《黑客帝国4》的“堕落”是好莱坞过度依赖IP、愈发保守的一个缩影 , 也侧面印证了 , 不重故事只重情怀营销的好莱坞大片 , 正在失去它的观众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 无论是2021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9》与《007:无暇赴死》 , 还是此前上映的《变形金刚5》《移动迷宫3》《侏罗纪公园2》等续集电影 , 均口碑不佳 。 但令人迷惑的是 , 在如此情况下 , 2022年的好莱坞片单中 , IP和续集依然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也折射了好莱坞正在面临的困境 。 可以看到的是 , 与原创故事相比 , IP和续集的受众基础相对庞大 , 观众更为熟悉 , 项目的稳定性更高 , 风险越小 , 越来越多的倾向性选择也让好莱坞变得越来越保守 。尤其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 , 全球观众的观影积极性都有所下滑 , 观众的观影选择更为谨慎 。好莱坞投资项目的偏好变成了安全第一、套路第一 , 决策者宁愿花钱去拍续集 , 也不愿意冒险去拍一个原创故事 。如若没有好故事、好创意 , 只剩IP续集的“情怀”营销 , 即使是好莱坞也很难忽悠得了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观众了 。
特约撰稿人 | 李愚(媒体人)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韦英姿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 事物|30 件改变游戏的事物:从吃豆人、家用机到虚拟现实
- IT|北京冬奥又曝黑科技:连气象主播都是AI虚拟人
- 大地|欢庆冬奥会MV《今日时光》
- 梅松|虎年话虎,创艺无限 | 虎年贺岁微电影《梅松梦虎》给您拜年了!
- 空间|《影子武士3》PC配置公布:最低GTX760 需31G空间
- AI|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吗?
- 水兵|吉特巴《酒醉的蝴蝶》美美的歌伴舞分享给您,愿您度过愉快的一天
- Game|英伟达 511.72 驱动修复:解决《使命召唤:先锋》问题
- 社交|英大臣:如果脸书不遵守新《网络安全法》 扎克伯格“绝对可能入狱”
- 鼠标|《战神》PC版新补丁:新功能、AMD性能问题在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