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说起皇宫太监为何多数死得很惨( 二 )
按道理 , 太监的最高官阶是四品“宫殿监督领侍” , 李莲英却被破格提拔为二品大总管 , 算是破了先帝们的规矩 , 可见他受慈禧太后之器重 。史料里有记载:“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一日 , 上交黄单 , 奉朱笔 , 储秀宫三品花翎总管李莲英 , 赏加二品顶戴 。”李莲英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 年纪大了 , 就向慈禧太后告退 , 出宫养老 , 太后见挽留不住 , 就把中南海的花房送给他做别墅 。其实这时候李莲英已捞了不少黑钱 , 可以逍遥自在地当市井的富翁了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 , 他安然地病死在家中 , 至于对身后的骂名 , 他已不计较了 。李莲英是太监中最狡猾的一个 , 这条紫禁城里的老狐狸 。?
一九二四年 , 末代的小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 。树倒猢狲散 , 太监们也流入民间 , 各找各的出路 。皇帝都被推翻了 , 皮之不存 , 毛存焉附?从此 , 太监在中国消失了 。
从1861年咸丰病死后 , 慈禧控制朝廷达48年之久 。名为垂帘听政的太后 , 实际上已成了大权独揽的女皇——虽然中国历史上正式称帝的女皇只有武则天一个 。慈禧太后掌权的时间 , 与武则天大抵相当 , 但在飞扬跋扈的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金旺、孙一影合著的《女娲——隆裕》一书 , 描述慈禧是一个权力欲非常强的女人:“她为了保持住自己的权威和尊严 , 不论至亲骨肉、皇亲国戚 , 一律实行顺我者昌 , 逆我者亡 , 决不留情 。叶赫那拉氏慈禧残忍、多疑、喜怒无常 , 稍不如意 , 就滥杀太监、奴婢 , 所以 , 谁轮到在慈禧太后身边站班 , 都是提心吊胆 , 惟恐突然横祸从天降 , 就连她的心腹太监 , 也都是表面上卑躬屈膝 , 唯命是从 , 百依百顺 , 心里却另有打算 。
太监总管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得过的人 , 但是 , 慈禧太后临死之前 , 派人传李莲英时 , 李莲英却说 , 我万分崇敬老佛爷 , 愿意永远记住她的音容笑貌 , 不忍心看到她最后痛苦的神情 , 拒绝前去 。慈禧太后一死 , 李莲英便盗去大量金银珍宝逃之夭夭 。”
那个时代 , 商家更不容易 , 需要在政界找靠山 , 需要有达官贵人撑腰 。老字号瑞林祥投靠了大权在握的清宫总管太监李莲英 , 就像李莲英投靠慈禧太后一样 。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吧 。乱世求生存、求发展 , 也只能如此了 。恰好李大总管想在宫墙之外开辟一块“自留地”(或者说有“下海”意识) , 一拍即和 。
1890年 , 李莲英颇大方地将白银十几万两注入瑞林祥帐房 , 成为一大股东 , 只等着坐收渔利 。他也经常以大老板(或“董事长)的身份自居 , 到店里来视察一番 。”商号上下同仁日久不称李为总管 , 而直呼‘掌柜’ , 李也欣然得意 。李莲英在宫中以总管太监权势受贿放官自不待言 , 通过瑞林祥也偶尔发放官职 。
例如候补京官齐瑞卿与瑞林祥有交 , 一日造访 , 进店后长趋直入后柜 , 入室后突然发现李总管在坐 , 齐某诚惶诚恐地行叩首礼参拜 。事后与孟掌柜发怨说:“总管在 , 何不预示?致使余手足无措耶!’孟笑答:‘汝梦寐以求做官 , 余代转禀可获!’于是李莲英应瑞林祥之托放齐瑞卿为湖北省汉阳府知府 。”(潘治武语)可见瑞林祥快成李莲英在宫外的办事处了 。有了这么一把遮天蔽日的保护伞 , 瑞林祥在业内自然腰板挺得特直 。好在它总体上还是规规矩矩做生意 , 一直是消费者信得过的老牌丝绸店 , 从不卖假冒伪劣产品 。
推荐阅读
- 明清大学问家的女弟子和红颜知己
- 神雕侠侣武三通和何沅君有怎么样的情感纠葛
- 为何现代人闹伴娘低俗?原来这习惯古已有之
- 满清文字狱 历史上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明清文人
- 揭秘明清宫女们的真实生活 真要老死宫中?
- 明代的疯狂贪污 皇宫修扇窗户要5000两白银
- 西汉皇宫丑闻 齐厉王和其亲姐姐乱伦通奸
- 北宋大臣范雍体恤百姓 建议火烧皇宫
- 一代晋商乔致庸做小生意也掺假是怎么回事?
- 清朝格格多患相思病皇宫寡妇肝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