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秘闻古代令人匪夷所思的皇妃侍寝独门绝活

宫中所谓侍寝,就是侍候帝王睡觉 。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 。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 。
对于古代的皇帝,独享后宫佳丽成千上万,每天都在为选谁陪睡而烦恼 。有好事的古代学者为此提出了“十五日轮回”之说:九嫔以下,每九人中进御一人,八十一 女御占九个晚上,世妇二十七人占三个晚上,九嫔占一个晚上,三夫人占一个晚上,以上共十四夜,皇后独占一个晚上,共十五夜 。但这套理论显然牵强附会,也不能为古代帝王们接受 。皇帝拥有众多的女性,是为了满足色欲,哪一夜由谁来侍寝取决于皇帝的兴致,如果皇帝没有兴致,也可以独寝 。如果按照“十五日轮回”之说的安排行事,岂不成了一种劳役,周而复始,个个点卯,还有何种乐趣?
一、“投钱赌寝”法“投钱赌寝”的发明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同志 。唐玄宗李隆基是出了名的风流皇帝,在开元、天宝年间,后宫美女多达四万,真不知怎样安排她们为他服务 。于是,玄宗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将一群妃嫔集中在一起,让她们掷金钱投骰子,投中者中最优胜者,当夜侍寝 。私下里宦官把“骰子”称为锉角媒人 。
【后宫秘闻古代令人匪夷所思的皇妃侍寝独门绝活】二、“蝶幸”、“萤幸”法玄宗不愧为一代风流皇帝,在选妃侍寝工作中也是不断创新,不久又发明了“蝶幸”法、“萤幸”法、“香幸”法等 。春秋季节,玄宗令后宫妃嫔们在门前栽花,他追随着一只蝴蝶走,蝴蝶落在谁的门前,当晚便宿在该处,称此法为“蝶幸” 。到了夏天,又使妃嫔们竞相扑捉流萤,以先得萤虫者受幸,称之为“萤幸”法 。向妃嫔发射香囊,以中者得幸,即为“香幸”法等等 。由于进御的女子太多,玄宗难以一一记住她们的姓名和相貌,便又发明了一则风流办法,将已进御的宫女臂上,打上“风月常新”之印,再渍以桂红膏,使印记牢 固,经水洗不褪色 。自杨贵妃入宫后,“集三千宠爱在一身” 。锉角媒人、蝴蝶和“风月常新”印都派不上用场,后宫女子只得在七夕向牛郎织女诉幽情了 。
三、“风流箭中”法“风流箭中”法的发明者为唐敬宗李湛小同志 。别看这位小皇帝15岁即位,18岁就over了,但得益于其先祖唐玄宗良好的风流基因的遗传,早早熟谙男女之事 。敬宗他发明了一种风流箭,用意也是决定侍寝之事 。用竹皮做弓,纸做箭,纸中间密贮龙麝末香 。后宫妃嫔们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夜中侍寝 。当时宫中有俗语:“风流箭中的――人人愿 。”
四、“托梦自荐”法聪明的嫔妃也会很巧妙地向皇帝自荐 。而“托梦自荐”法的发明者是宋真宗妃子李宸妃 。话说李宸妃原本是侍候章献太后的一个小宫女 。有一次,宋真宗偶尔经过时想要洗手,李宸妃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巴结地端起盥洗器具前去服待 。皇上见她肤色润美,就与她聊了起来 。她趁机对宋真宗说,昨晚忽然梦见了一个羽衣之士,光着脚从天而降,对我说:给你生个儿子 。而此时的真宗正为没有儿子而犯愁,听了李宸妃的话之后,挺高兴地说,我来成全你吧!李宸妃因此而得幸,果然于隔年就生下了皇子 。
五、“姐妹引荐”法有时嫔妃之间也会相互引荐 。历史上利用“姐妹引荐”法得益的典型案例要数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妃了 。话说赵构生母韦氏,18岁时以处女之身被选进了端王(即后来的徽宗)府,成为端王赵佶宠妃郑王妃(即后来的郑皇后)的一名侍女 。因长得高大丰壮、肤色发黄而难以勾起赵佶同志的性趣 。不久她结识了一位同为服侍郑王妃的乔氏宫女,这位乔氏妹妹呢,生得是身形优美、娇小玲珑、肌肤白 嫩,不过在粉黛如云的后宫,当时同样没有引起赵佶同志的注意 。她们两人情同手足,因耐不住寂寞而搞起了同志恋,并约定:“先贵无相忘” 。
后来,端王成了徽宗,乔美人终于得幸于微宗而成为贵妃,便向徽宗推荐韦氏,但徽宗望着身边这位相貌平平却说不上丑陋的女子,着实表现不出性致 。直到一年的中秋节,喝得酩酊大醉的徽宗,来到了乔贵妃住处意欲再次临幸乔美人,乔贵妃趁机让韦氏蒙混上床,品尝了一生中第一次而且也是她与徽宗唯一的一次男女之欢(有传闻在靖康之难后韦氏随徽宗等北上被金人凌辱生子) 。可以这么说,没有乔妹妹的引荐,韦氏就不可能得到宋徽宗的临幸,就不可能有康王赵构(即后来南宋皇帝宋高宗),也就可能没有南宋王朝的延续(因为在靖康之难中,宋太宗名下后裔除了赵构成为漏网之鱼,其他男性们全部当了俘虏被弄到遥远的东北劳动改造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