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从汤加火山喷发看生态安全问题
前几日 ,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海底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并引发海啸 , 引起在新冠疫情中苦苦挣扎的人类的再次震荡 。 一些媒体估算 , 汤加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大概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 , 级别达到VEI 5~6(VEI是火山爆发指数 , 最高为8级) 。 有报道称 , 这可能是人类在近30年来见到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 。 毫无疑问 , 这个级别的火山喷发会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 威胁人类的生态安全 。 有调查表明 , 保持沉默长达300年的富士山 , 积蓄力量的岩浆也正在活动 , 喷火口的数量增至近6倍 。 近年来全球发生的一系列生态安全事件 , 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准备好了吗?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生态系统的安全 , 是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要素和系统功能始终能维持在能够永久维系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安全状态 。 从类别上看 , 生态安全分为“要素安全”和“功能安全” , 生态不安全是人类生态系统不断从要素不安全向功能不安全的演化过程 , 发生原因上既有地球表层演化的自然因素 , 也有人类经济活动导致的非自然因素 , 20世纪末以来人类活动的影响首次超过自然界演化的影响;从范围看 , 区域性生态安全涉及局部 , 而全球性生态安全对整个人类世界影响深远 , 如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全球臭氧空洞、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南北极及环喜马拉雅山的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沙尘暴、平流层漂移、小行星碰撞、太阳磁暴、周期性小冰期变化、火山喷发、地震等 。
当前人类面临自然因素引发的生态不安全以火山喷发、地震等为代表 , 而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不安全首推全球气候变化 。 汤加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很多地方出现极端天气 , 加之火山喷发地点位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关键监测海区的南侧 , 势必影响拉尼娜状态的发展趋势 。 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了次年欧洲、北美的“无夏”和欧洲的大饥荒 , 但这次汤加火山喷发是否会对当前的全球变暖以及引发的其他问题产生对冲效应 , 仍需进一步观察 。
不同层次的生态安全问题 , 需要不同层次的解决框架 , 低层次、小范围制度建设只能应对局部问题 , 全球问题的应对需要全球性的制度建设 。 对我国来说 , 面对国土生态安全、健康生态安全、城市生态安全、人口生态安全、贫困生态安全、经济建设活动引发生态安全等的区域性生态安全 , 要构建完善的生态安全防范体系 , 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 , 制定生态安全规划和应对生态安全的策略 , 特别要防止在应对时各地出现“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无章法现象 。
从全球性生态安全看 , 人类面临着自然因素导致的火山喷发、地震等问题 , 目前首要的还是人类活动推动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安全 , 核安全也是值得重视的大问题 。 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因素 ,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不安全都会反映到全球气候变化上 。 中国作为全球气候行动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 在关注自身生态安全的同时 , 也要与国际社会一起高度重视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 ,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 , 要利用生态安全这个关节点 , 在联合国框架下打破各国各自为政的治理格局 , 推动生态治理全球一体化结构的形成、建立完善且有应变能力的生态安全评估体系和预警体系及风险防范体系 , 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安全的挑战中彰显新时代的大国担当 。 同时 ,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化 , 中国需要未雨绸缪 。
【影响|从汤加火山喷发看生态安全问题】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 更应该切实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 , 向发展中经济体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援助 , 维护人类当前以全球气候行动为“纲”的生态安全格局 。 只有全人类共同行动 , 才能营造“温适、天蓝、地绿、水清”的人类生存环境 。 (贾卫列 , 作者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推荐阅读
- 事物|30 件改变游戏的事物:从吃豆人、家用机到虚拟现实
- 通信技术|Meta停止低价Express Wi-Fi服务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受影响最大
- 项目|交互改变参数、360度旋转,这个工具让你不用从头构建NN架构图
- SpaceX|斐济官员称SpaceX星链团队正帮助恢复汤加网络连接
- 夜生活|无人机秀“热潮”:从点燃“夜生活”到无限可能
- csdn|[译]从 Windows 切换到 Mac,这些不能错过的 Tips
- 影响|研究:SpaceX卫星反射太阳光,天文拍摄照片被破坏,数量激增35倍
- 主动|从耳机到汽车 主动降噪技术应用日趋广泛
- SpaceX|研究报告:SpaceX卫星影响天文照片的拍摄质量
- Tesla|特斯拉日本年销量增长近两倍 2022年或加大从中国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