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一位在2000年前,就能参透宇宙终极奥秘的千古奇人( 四 )
就像他在书中说的那样 , 人死之后 , 精神散去归于上苍 , 肉体腐朽分解重新归于大地 , 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能量与物质的相互转换而已 。
至于真正的我又是什么呢?
又去了哪里呢?
其实哪里也没去 , 而是一直与这片天地共存 , 和宇宙自然共生 。
那么由此可见 , 在列子的观念中 , 他认为生与死其实都只不过是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已 , 彼此之间是具有相对性的 。 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 , 这一段旅程的结束 , 也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 。
所以站在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看 , 我们眼中的死亡也未必就是彻底的结束 , 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 。
而且为了能够让人更加透彻的理解这些道理 , 在这一篇的最后 , 列子还专门为世人讲述了人生于世的意义 , 以及最佳的生存模式 。
他说:
这段话的意思就显得有些玄妙了 , 首先我们把它翻译过来看一下 , 然后再做解释 。
“身非汝有 , 是天地之委形也 , 生非汝有 , 是天地之委和也 。 性命非汝有 , 是天地之委顺也 。 孙子非汝有 , 是天地之委蜕也 。 ”
列子说 , 你的身体其实并不是你自己的 , 而是天地间的有形之体 , 塑造了你的身躯 。 你的生命本来也不是你的 , 是天地的中和之气创造了你生命 。
你的寿数也不属于你所有 , 是天地给了你顺应自然的生存能力 。 甚至包括你的子孙 , 也不是属于你的 , 而是天地把遗传血脉的功能赋予了你 。
那么这也就是说 , 人生的一切 , 都是从天地之中而演化生成的 , 并非一个人自己携带的 , 所以最终必然还是回归天地中去 。
哪来的回哪去 , 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了 。 想明白了这一点 , 就会知道人生在世的过程 , 事实上就是在盗取天地万物为己用 。
不过这个“盗” , 并非人为盗窃之事 , 而是指自然之盗 , 是万物生存的规律和法则 。
就像黄帝阴符经里所说的那样:
此两者之间 , 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 指的都是同一种含义 。 意思是我们在有生之年 , 依靠盗取天地万物的能量 , 从而达到生存的目的 , 维持我们的身体和生命 。 但是我们在死亡以后 , 身体就会被分解 , 精神就会消散 。
“天生天杀 , 道之理也 。 天地 , 万物之盗;万物 , 人之盗;人 , 万物之盗 。 三盗既宜 , 三才既安 。 ”
之前的有形之体 , 就会逐渐重新转化成无形的能量 , 被天地和万物所吸收 。 这就是自然之道 , 是生与灭的轮回 。
而古人说这些道理的目的 , 也都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生存的法则 , 和生与死之间的奥秘 。
从而在天地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
一切遵道而行 , 如此方为道法自然!
总结
其实 , 纵观列子一书 , 我们始终都能够看到一种极其宏大的理念与核心思想 。
这种理念 , 建立在一个非常完整的宇宙观念当中 , 是以一个深邃而又完善的宇宙观为基础 , 以大道和宇宙的演变为背景 , 进而展开了一番人生意义上的论述 。
因为这本书毕竟是写给人看的 , 宇宙和天道的概念虽然宏大高远 , 但终归还是要落到具有实际意义的人道法则之上 , 去论述生死与生存的内在含义 , 从而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
然而 , 这也正是他最为高明的地方 。 因为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 , 站在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制高点上 , 立足于整个宇宙的源头 。 不仅空间层面的格局足够宏大 , 就连时间这条维度也追溯到了最初的原点 。
可以说是站在世界的初始之地 , 参悟着整片天地的终极法则 。
而且最重要的是 , 他对道的形容足够客观 , 足够冷静 。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 是什么就是什么 , 无法形容就是无法形容 。 从来没有添加过主观臆想的形象描述 , 不曾对道的理念进行物化或者人格化 。
而这也正是道这一理念能够横跨数千年 , 依旧经久不衰 。 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 , 都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原因 。
这样的思想 , 不仅无法超越 , 而且永远都不会过时 。 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 随着科学的发展 , 让越来越多的人 , 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光芒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村民吵架被涂一嘴屎,愤怒端一盆扣在对方头上,结果被判刑6个月
- 古今鸟类巨无霸的对比:恐鸟体型超过鸵鸟数倍,可惜死在了长矛下
- 真的存在“布罗肯幽灵”吗?那个隐藏在云雾中的巨人,到底是谁?
- 百万奔驰停在消防通道,一顿饭后被射成“刺猬”,网友:射得好
- 假如存在二维生物,他们如何辨别所处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星爆图像,恒星正在形成?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