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元宇宙浪潮下,如何通过虚拟手段打造非虚构营销?( 三 )
IP虚拟人有着鲜明的IP化属性以及特定的文化圈层,因为基于热门IP,往往天生自带流量,营销中往往基于IP上下游产业链和圈层文化展开,围绕着用户群制造超越期待的满足或扩展更多与用户的连接可能。其中专门基于IP化而打造的虚拟人则更多是不断强化IP的知名度和自身流量,圈粉的同时通过跨界入侵打入更多泛圈层。
2. 偶像虚拟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虚拟偶像,一般都是明星、名人利用自身偶像效应打造出的个人虚拟形象。
这类虚拟人也不鲜见,较早的的如迪丽热巴的虚拟人形象“迪丽冷巴”,还有最近火热的易烊千玺的虚拟形象“千喵”。
黄子韬甚至有两个虚拟人形象,“韬斯曼”和“瑟路”,“韬斯曼”复刻黄子韬的帅气形象,打造出一个虚拟热血少年,推出条漫作品甚至还打造文创产品。瑟路则源于黄子韬出圈梗salute的音译,被粉丝认为是黄子韬在二次元文化领域的人设投射。
因为是借助偶像已有的影响力,虚拟偶像可以看成是偶像的人格衍生品,这类虚拟人借助明星本身的代言、综艺、娱乐等商业资源及自身影响力,不受艺人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破圈融合、跨界联动各类潮玩周边,甚至可以在次元世界任意延展出独立的故事内容,甚至特定的人格,在营销方面可谓是极具先天优势。
除了明星,更多社交名人甚至是专业的公司、个人直接打造虚拟偶像出道,或打造独特的生活,或模仿真人偶像参加综艺、开直播、搞美妆,玩得风生水起。如国外的时尚博主Lil Miquela、抖音出道的虚拟人阿喜、以及出道即巅峰的虚拟偶像柳夜熙,还有大家熟悉的集原美、翎等。
名人虚拟偶像的营销逻辑和明星类似,而凭空打造的虚拟偶像则需要精心策划,因为本身不具备流量优势,所以在人设的打造、形象的刻画以及出道的运营等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和资源。
3. 品牌虚拟人随着虚拟偶像的盛行和大众的认可,品牌虚拟人也开始走俏,品牌虚拟人是根据品牌原型并迎合目标人群喜好和理想生活投射而打造的虚拟人。
广为人知的品牌虚拟人如香港雀巢咖啡自创的Zoe、屈臣氏的屈晨曦,网易推出的虚拟主播曲师师,还有花西子同名虚拟人花西子等,出道就自带话题,引发了较多的关注和热议。
品牌没有自己的虚拟人之前,只能是借助IP虚拟人和虚拟偶像的流量和热度提升自己的存在感,这和借助其他资源来营销并无太大区别,只是蹭的热度是大家对虚拟人的关注度,但有了自己的虚拟人后就大不一样。
一方面在元宇宙火热的时期品牌抢滩打造虚拟人,可以借助人们的关注度和期待值,抢先在心智中占位。另一方面,品牌虚拟人可以支撑起品牌的客观存在。
这不仅仅是可以避免真人代言那些不可控风险,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品牌的商业布局,融入各个场景支撑起品牌和人们的社交连接。品牌基于虚拟人展开非虚构营销,大大拓展交互可能和营销场景。
品牌虚拟人通过真实的声音、形象、性格等融入人们的生活,可视化完整呈现出品牌的一切,成为人们认知品牌的窗口。同时品牌虚拟人可以开直播,录综艺,拍电影,还能当客服,交朋友,打开品牌更多的商业可能,在品牌资产积累和用户资产积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虚拟人营销面临的困境虚拟人营销几乎可以满足品牌营销的一切想象,不过在当下,品牌打造虚拟人进行非虚构营销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困境,而这些困境正是非虚构营销亟需突破的障碍。
1. 技术限制打造虚拟人,技术实力是底色。虚拟人不像传统二次元人设一样只停留在二维,而是立体化、动态化、交互化的三维人设,这需要虚拟现实技术、AI技术等的支持和协调配合,否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翻车事故。
推荐阅读
- 3.0|数字虚拟人进入3.0,用来直播带货却费劲
- 技术|?养一个"虚拟人"要花多少钱?它又能为你赚多少?
- 阿里|帮助阿里省了几百个亿,它开启了分布式数据库新纪元
- 电商|元气部落荣登登上了AppStore中国免费榜(购物)TOP
- 菜鸟|美one回应李佳琦补税17亿传闻;孙杨直播带货5小时销售额1500万元
- 宇宙|沃尔玛谋划“元宇宙超市”
- mcn|小红书起诉微媒通告等4家涉虚假种草通告平台、MCN机构
- 种草笔记|小红书起诉4家“代写代发”机构索赔1000万元
- 富人区|投资两三千元月入一两万轻资产回收废旧衣服,解开内幕细节。
- 电子商务|2021年成都累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4526.75亿元,同比增长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