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子叶植物纲—白樟目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白樟目
白樟目(Canellales)又名白桂皮目 , 是2003年根据APG II分类法新分出的一个目 , 只包括两个科:白樟科Canellaceae , 林仙科Winteraceae 。
以前的分类法 , 包括APG分类法都将这两个科和其他的科一起分到木兰目中 。 这两个科的植物属于最低级的木兰类植物 。 在这个新的分类法里 , 与白樟目最接近的 , 是胡椒目 。
白樟目的学名Canellales由白樟属(属白樟科)学名Canella的复合形式Canell-加上表示目的等级后缀-ales构成 。 该词为复数形式 , 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 。 本目中文名亦由“白樟属”一名中的专名“白樟”加上“目”字构成 。
1.下属科白樟科(Canellaceae)
林仙科(Winteraceae)
2.白樟科白樟科(Canellaceae)也叫白桂皮科 , 共有6属 , 都是富含芳香油的常绿植物 , 大部分是乔木 , 也有少数灌木 。 白樟科和林仙科共同属于白樟目 。
白樟科的植物都是生长在热带气候区域 ,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西印度群岛、东非和马达加斯加岛 。
1998年的APG分类法将其单独列出 , 2003年经过修改的APG II分类法将其列入木兰分支的白樟目中 。
(1)分类历史白樟科(CANELLACEAEMartius 1832 nom. conserv.)过去常被置于堇菜目(Violales)--在本系统中属于五桠果亚纲(Dileniidae)--附近 。 然而 , 现在基本公认本科属于木兰目 , 尽管它具合生心皮的子房 。 我在1957年的系统中对白樟目(Canellales)做了描述 , 这反映我当时已试图把白樟科从堇菜目中独立出来 , 置于木兰目旁边 。 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 , 番荔枝科中有两个属和白樟科相似 , 也是具合生心皮子房和侧膜胎座的 。
最近的作者如Wilson等多把肉豆蔻科看成是和白樟科关系最密切的科 。 这两个科共同的假想祖先应该具两性花 , 数枚离生心皮 , 以及数枚或多数胚珠 , 而具这样的组合特征的植物当然要从这两个科中独立出来 。 Takhtajan (1966)认为白樟科可能是从一些非常原始、现在已经灭绝的木兰科成员演化而来的 。
(2)形态特征光滑、芳香的乔木(稀为灌木) , 薄壁组织具球形油细胞(油中主要含香叶烯myrcene , 是一种萜类) , 至少有时(Cinnamosma属)含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 有时具生氰物质;一些薄壁细胞一般还含有草酸钙簇晶;茎节具三叶隙;髓不具横隔;导管分子大多数极为伸长 , 具倾斜的末端 , 兼有梯纹和网纹穿孔板 , 梯纹穿孔板具10-20或多至(Cinnamodendron)50-100道横纹;无穿孔的输水分子具明显具缘的纹孔 , 被认为是真正的管胞;木薄壁组织为离管型或傍管型 , 或二种兼具;木射线大多数为Kribs I型或III型 , 兼有单列细胞和多列细胞 , 前者细胞同形 , 后者大多数宽为2-3(4)列细胞 , 异形;韧皮部不分层 , 但射线略向外扩展;筛管具P型质体 。 叶互生 , 单生 , 全缘 , 羽状脉 , 一般布有透明腺点;气孔平列型 , 或很少为不规则型;托叶缺 。 花形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 , 或单生于叶腋 , 完全花 , 整齐 , 下位;萼片3 , 厚革质 , 覆瓦状排列(也有认为是苞片的);花瓣(4)5-12 , 成1轮或2(-4)轮及/或螺旋状排列(外轮花瓣也有认为是萼片的) , 窄形 , 覆瓦状排列 , 在大多数属离生 , 但在白樟属(Canella)基部合生 , 在Cinnamosma属则合生至中部;雄蕊大多数为6-12 , 或在Cinnamodendron属多至35或40 , 合生成管状 , 花药附着在其外侧 , 伸长 , 外向 , 每枚花药具四孢子囊 , 两两合生成两个并排的花粉囊;花粉粒具二核 , 球形至舟形 , 具盖层-柱状层或盖层-孔层 , 具单萌发沟(远极沟) , 或有时在一些花粉粒中具V形或三叉的萌发孔;心皮2-6枚 , 合生为单室的复合子房 , 花柱短粗 , 柱头通常2-6裂;侧膜胎座2-6个 , 每胎座上生有一或二排胚珠 , 每排有2至多数胚珠;胚珠横生 , 双珠被 , 厚珠心 , 具折线形珠孔 。 果实为浆果 , 具2或更多种子;种子具丰富、富含油脂的胚乳 , 仅在Cinnamosma属为嚼烂状;胚小 , 双子叶 。 2n=22 26 28 。
(3)地理分布白樟科有6属 , 约20种 , 分布于热带非洲(十数樟属)、马达加斯加(合瓣樟属)和热带美洲(Capsicodendron属和多蕊樟属分布于南美洲 , 白樟属和多瓣樟属分布于加勒比海沿岸) 。 Wilson认为南美洲的两个属是最古老的 。
推荐阅读
- 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依赖于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
- 河马50厘米长的犬齿不外露,剑齿虎的牙齿复原有没有可能搞错了呢?
- 研究人员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的蛋白质结构
- ?关于陨石中的氨基酸的介绍
- 细胞基因也有“两面性”!早期合成关键蛋白质,后期却会引发疾病
- 如果真的有龙,那它是如何飞起来的?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出来了结果
- 真的有一个平行的空间吗?梦也许是一种感觉到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好消息!乳腺癌新药Enhertu(DS-8201)获FDA优先审查:疗效击败T-DM1
- Nature:衰老的根源在核糖体?衰老加剧核糖体暂停,破坏蛋白质稳态
- 什么是酶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