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杀7名战友后,吴氏三兄弟叛逃,周总理:坚决打掉,不能吃亏( 三 )


情报部门特别指出 , 解放军这三名叛逃者在到达马祖后 , 中共的福州军区已经知道了此事 , 并且也已经掌握了我方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以及时间 。
情报部门已经基本掌握了解放军方面要采取的措施 , 所以建议采取诱敌的方式 , 以避开解放军会做出的反应 。
不管台湾的情报部门是否真的获悉了这些情况 , 单纯从军事行动角度去考虑 , 一方要采取行动 , 那么对立的方面肯定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
所以 , 台湾的情报部门提出的建议还是中肯的 。

歼-5战机
但不知何故 , 情报部门将相关的情况和建议上报之后 , 并没有引起台湾高层的重视 。
或许因为事发太过紧急 , 而且当时还是凌晨 , 台湾高层的几个人 , 还沉浸在半夜的美梦中呢 。
正是因为台湾方面 , 没有进一步的计划准备 , 所以才使得解放军随后展开的惩戒行动 , 能够顺利地推进和实施 。
1月9日的早晨 , 一架隶属于国民党空军的C-47型运输机从台湾岛起飞 , 目的地是马祖 。
这趟飞行任务对于飞行员来说 , 原本可能是“小菜一碟” 。 飞机起飞后 , 8时37分就抵达马祖上空了 。

歼-6战机
可是由于此次要接的人不一般 , 飞行员也很清楚 , 马祖距离福建沿海地带只有20公里 , 距离福州机场也仅有60公里 。
自己的一举一动 , 早就在雷达的屏幕上显示了 。
而战机一旦升空 , 基本上一个快冲就能到达跟前 。 所以 , 飞行员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 。
与此同时 , 马祖机场是简易跑道 , 只有1200米长 , 50米宽 。 这对于心里本就忐忑不安的飞行员而言 , 在降落的时候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
纵使如此 , 飞行员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 由于操纵失误 , 在降落的时候导致机翼尾部擦地 。
钢板铺设的跑道上 , 擦出了一道道的火花 。 机场周围很大的侧风 , 使得机身倾斜更加严重 。 这导致巨大的运输机划出了跑道 , 停在了草坪上 。
虽然没有造成严重伤亡 , 但是机翼严重变形 , 眼看是飞不起来了 。

吴文献叛逃者劫持驾驶的登陆艇
台湾方面很无奈 , 只好又派出一架PBY型海上巡逻机 , 带着维修器材赶往马祖 。
维修人员检查之后 , 认为之前的运输机一时之间难以修复 。
而刚飞来的这架巡逻机 , 荷载只有8人 , 装不下叛逃者和其他人员 。 没办法 , 台湾方面只好又派飞机过去 。
这次的飞机是一架HU-16(SA-16)“信天翁”式水陆两用机 , 这种大型的水陆两用机 , 既可以在地面跑道起降 , 也可以降落在海面上 。 海面风浪达到1.5米高 , 也能保证顺利的起降作业 。

搭载吴文献等人HU-216(SA-6)信天翁式水陆两用机起飞前
飞机是从台湾嘉义起飞的 , 在当天的12时11分降落在了马祖海岛上 。
彼时 , 包括此前的两架飞机 , 小小的马祖岛上 , 已经有三架飞机了 。
除了第一架一时修不好 , 另外两架飞机 , 台湾方面究竟要用哪一架运送叛逃者 , 一时之间谁都不知道 。
而在我方这边 , 当天上午 , 周总理亲自跟空军司令打了电话 。 而后军委和福建方面做了具体的部署 。
台湾方面最终认为 , 低空贴近海面的飞行方式 , 可以避开解放军空军的追击和拦截 。
为此 , 台湾方面又派了两架F-100A“超佩刀”战斗机从高空策应 。 台湾方面的策略是 , 不与解放军的歼击机硬拼 。

编号F131登陆艇
不过 , 敌人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 , 一直保持了无线电静默 。 一直到下午 , 对方的无线电波才出现 , 不过实施的是无线电佯动 , 试图了解解放军的虚实 。
彼时马祖方面询问:一切准备就绪 , 何时起飞?台湾方面的答复是按照原计划行动 。 敌人的无线电佯动之后 , 并未发现我军的动向 。
于是马祖方面又继续呼叫 , 刚才飞机发生故障 , 无法按时起飞 , 现在故障已排除完毕 , 拟准时起飞 。

吴文献叛逃者生前最后一天
接着 , 敌人的无线电佯动又在持续 , 不过飞机却没有真正的起飞 。
为此 , 我方的飞机也一直未动 。
时间一分一秒地向前 , 双方都在保持着静默 。
一直到下午的三点三十分 , 马祖岛上的飞机才开始活动了 。
五分钟之后 , 载着叛逃者以及情报人员和记者的那架救护机起飞 。
在国民党方面看来 , 他们已经骗过了解放军方面 , 能够安全返回台湾了 。
然而 , 当这架飞机起飞后 , 福建沿海的两个雷达站点 , 很快就侦测到了这架飞机出现在马祖东南方约5000米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