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你对自己感到满意吗?”
日本曾就这个问题针对不同国家的人做了一项调查 , 结果显示 , 美国有86%的人对自己满意 , 英国有83.1% , 法国有82.7% , 韩国有71.5% 。 而日本还不到一半 , 仅仅有45.8% 。 对自己不满意的结果 , 是自卑、焦虑、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 , 也不知道该怎样去爱自己 。
从前 , 我们把“自恋”当作一个贬义词 , 认为只有做到什么样的成绩、达到特定的标准 , 才有资格相信自己、喜欢自己 。 过犹不及的是 , 很多人把这些成绩和标准当成了自己的价值 。 做得好 , 就自信;做不到 , 就自卑 。 习惯了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即便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 也什么都不说 。
《自我肯定的力量》的作者弥永英晃 , 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心理训练师 , 为12000人做过心理咨询 , 治愈率高达98% 。 他自己也是曾经是一个自我价值感很低、自卑敏感的人 。 学习心理学之后 , 他开始思考 , 为什么我会没有自信呢?他发现 , 自己是在“学习好的孩子才是最棒的”、“聪明的孩子=有价值的人”这一观念的灌输下长大的 。
弥永英晃|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的父亲在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工作 , 他先后一级建筑施工管理技师、一级土木施工管理技师、一级造园施工管理技师等建筑领域的顶级资格证书 , 同时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 。 对于他来说 , 头脑聪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 就算考试得了99分 , 那也不是满分 , 毫无价值;如果拿不到班级第一名的话 , 也毫无意义 。 “为什么孩子明明和自己流着相同的血 , 却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到呢?”他越想越不解 , 越想越气 。 一旦作者学习成绩下滑 , 父亲就会对他破口大骂 , 甚至扔东西砸他 。 在这种教育环境里 , 作者始终被恐惧支配着 。 “我很笨 , 我不行 。 我应该好好学习 。 ”“我应该……”的思维方式便深深根植于作者的脑海当中 。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抱有一种“非黑即白”的观念 , 就像在作者父亲的眼里 , 只有学习好的孩子和学习差的孩子 , 根本不存在其他中间选项 。 在学校受了欺负也不敢跟父母、老师透露一丁半点 , 因为这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无能 。 心理学认为 , 人的软弱与偏见 , 在0-6岁的时候就已经被浓墨重彩地描绘在人生剧本上了 , 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和消极的人生剧本 , 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信念和选择 。
信念不同的人 , 人生也不同 。 比如两个同事在等地铁 , 目的地是同一家公司 。 碰巧车站里响起了广播 , 说地铁系统出了故障 , 要晚一个小时才能到 。 一个人说:“搞什么啊!大清早就这么倒霉 。 给讨厌的上司打电话也够烦的了 , 不早点到公司的话今天的工作又完不成了 。 等地铁修好了 , 一定是拥挤不堪 , 大清早就遭这份罪 , 烦死了 。 ”另一个人说:“没办法啊 , 地铁终归是机器 , 难免出故障 , 不如去附近咖啡厅里坐会儿 , 还能把上午要准备的材料写完 , 这样也省了不少时间 。 ”
面对同一件事 , 不同的情绪反应 , 就来自于内心的信念 。 一个觉得自己很被动、很倒霉 , 地铁坏了害自己迟到、挨骂 , 只能消极等待;另一个则觉得地铁是地铁 , 我是我 , 地铁不可控 , 但我可以控制我去做什么 , 会积极行动 。 在自我肯定感高的人眼中 , 世界应该是这样:
即便学习不好 , 也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比起消极的事情 , 他们更加愿意去想那些积极的事情;
非常喜欢自己 , 不会被人随意摆布 , 也懂得了爱的方式;
变得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话 , 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传达给对方;
不必因焦虑而勉强创造梦想 , 并以此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推荐阅读
- 女网红穿黑丝摘草莓,抱娃摆拍,姿势引网友热议
- 真棒!除夕夜最感人的瞬间,小女孩陪消防员爸爸一起站岗,网友“备孕生女儿”
- 事件回顾:上海59岁知名医生侵犯女医药代表,事后提出500万私了
- 案件回顾:哈尔滨女子强行侵犯老人,遭拒后暴打老人,他崩溃报警
- 躲女孩床下3周,他多次侵犯女孩并拍视频,网友:活该!不反抗?
- 男子偷偷在合租屋里装上监控,监控里的内容让男子惊讶
- 妻子与小鲜肉在家里贴身肉搏,丈夫现场捉奸,妻子全程保护“小三”
- “外围女”月入20万,但她们没法上岸
- 儿子找到失踪9年的父亲,揭开了母亲隐瞒的真相,却打破了团圆梦
- 女子化妆品遭亲戚家娃全毁!网友:隔着屏幕血压都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