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李世民为何把儿子教育成“垮掉的一代”( 二 )
这种在西汉时期盛行于南方的心理治疗办法在唐朝是不是失传了?不得而知 。反正老师们那么漂亮的文辞,那么正直的品格,用来教育一个青春逆反者,一个神经质者,蛮可笑的 。
□父爱的缺位导致家族劣根发作
唐太宗对太子的教育不可谓不尽心 。当李承乾的劣行发展到几乎极致的时候,他还是没有放弃,请来重量级人物——魏征,做太子的老师 。魏征先生此刻已经病重,推辞此任,唐太宗恳切地说:先生您就卧着呵护我的太子吧 。
然而,李承乾最终还是发展到谋反的地步 。其实,唐太宗这位做父亲的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他的父爱虽然真切,却没到位 。
唐太宗早年忙于征战,肯定和李承乾聚少离多,这个不用说 。后来唐太宗登基,不过三年,又把十来岁的李承乾抛在东宫 。当时太子东宫的西墙和皇宫不过20多步,但父子不能朝夕相处,自然生出隔阂来 。
大思想家王夫之认为,皇帝与太子之所以关系紧张,主要是因为皇帝和太子没能住在一起,不能培养亲情,父子关系上下级化 。
王夫之认为,皇帝父子应学习上古时候,起居在一起 。上古是否如此,也不追究了,但王夫之说得有道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爱不可缺失 。父爱的缺失导致李承乾同学血液中家族劣根性的发展 。
深层次原因讨论
我们对比一下李世民父子的性格特质,看看父亲的优点与儿子的缺点是如何对应的 。
李世民脾气其实很暴躁 。当年和李建成争位时,大臣陈叔达曾对唐高祖说:秦王性格刚烈,你如果不遂他的愿,按照他的脾气恐怕会生出不可预测的病来 。不过李世民难能可贵的是能抑制自己的个性,成为纳谏明君 。
李承乾血液中也流淌着李世民暴躁的因素,而他又没有李世民那样的历练,所以就任着这种负面性格脱缰一般地发展,李承乾甚至说:“谁敢劝谏我,我杀他几百个,就耳根清净了 。”
李世民天性喜欢战斗,当年征战王世充时,战斗很投入,连续作战几个昼夜不寝食,以致身上满是征尘,部下都认不出来,但李世民能够迅速实现角色的转变,从马背上下来治理天下 。
李承乾好斗,上不了沙场杀敌就在家中斗殴 。
他经常和叔叔李元昌组织家丁在府中练习刺杀,大玩杀人游戏,不从者就捆起来鞭笞,甚至打死 。
李世民有点爱作秀,他之所以能名扬千古,固然因为他治国有方,但这里头也有宣传包装因素 。史上大量关于他言行的记载,有部分是他刻意操作的 。这也不是坏事,毕竟是促使他从善的一种鼓励,表扬也能出好皇帝 。
李承乾在这方面也有其父之风 。他一方面胡作非为,但当东宫大臣去进谏时,他正襟危坐,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深刻地检讨,自责,我都反省成这样了,您还要意思管我吗?但一转身又继续做蛊惑仔 。
【一代明君李世民为何把儿子教育成“垮掉的一代”】结语:每一个家族的性格特质不一定能用好和坏来衡量,在良性诱导下就是长处,在恶性诱导下就是短处 。李世民一类的创业者所具备的刚烈,热情性情,经过创业环境的历练,能变成优点、长处,而秉承了李家这种性情的李承乾,由于没有创业环境的历练,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于是朝着暴戾、荒唐、滥情的角度发展 。此种现象今日仍值得深思 。
推荐阅读
- 杨文干事件内幕 秦王李世民为权力陷害亲哥哥
- 李广冯唐连遇三代明君为何都不得重用?
- 史上三入娼门三从良的一代忠义名妓柳如是
- 从一代名将戚继光惧内看明朝女性的解放
- 武媚娘究竟凭借什么神曲吸引了李世民?
- 隋末李渊起兵 李世民美人计逼父造反
- 一代名旦梅兰芳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抵抗日军的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
- 萧萧皇后的野史有哪些 萧皇后是李世民妃子?
- 一代才女如何为了情敌走上龙床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