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汤的作用与功效
【来源】《温疫论》上卷 。
【配方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人参地黄当归
【用法】照常煎服 。
【作用与功效】益气养血 , 攻下热积 。
【主治】火邪壅闭 , 耗气搏血 , 精神殆尽 , 邪火独存 , 以致循衣摸床 , 撮空理线 , 筋惕肉眸 , 肢体热一毫未除 , 元神将脱 。
【方解与方论】
本证属热结腑实 , 气血大虚 , 故宜攻补兼施 , 用人参、当归、生地益气滋阴养血 , 大黄、芒硝泄热通腑 , 厚朴、枳实行气导滞 。
吴又可云:“大虚不补 , 虚何由以回;大实不泻 , 邪何由以去?勉用参、地以回虚 , 承气以逐实 , 此补泻兼施之法也 。”
【医案案例精选】
(一)幽门梗阻
程某 , 男 , 66岁 , 退休干部 。2000年5月14日初诊 。5日前病人因过食油炸食物(500g) , 食后即感胃脘部不适 , 继而出现脘腹胀满 , 呕吐 , 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 , 味酸腐 , 经门诊中、西药治疗无效而收住入院 。人院后经纤维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炎伴幽门梗阻 。诊时症见:病人神疲少气 , 脘腹胀满 , 痛处拒按 , 口干舌燥 , 舌苔焦黄 , 脉弦而数 。证属阳明腑实兼气血虚弱 。治宜泻热通便 , 益气养阴 。方用黄龙汤加减:大黄10g(后下) , 芒硝6g(冲) , 枳实6g , 厚朴6g , 甘草5g , 党参10g , 当归10g , 麦冬10g , 大枣3枚 , 生姜3片 , 服上药1剂大便即通 , 2剂后脘腹胀痛基本消失 。继用参苓白术散调治而愈 。
按幽门梗阻的主要矛盾是梗阻 , 即胃肠道不通 , 而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宜动不宜滞 , 走而不守 , 因而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变静为动 , 变滞为通 , 返其自然 , 致其所用 。本例病人是因过食油炸食物 , 导致肠胃结滞 , 升降失常 , 然病人年过六旬 , 加之反复呕吐 , 气阴受损可知 , 故用黄龙汤加减 , 取大黄、芒硝、枳实、厚朴通积导滞 , 党参、麦冬、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建中、养阴扶正 , 合而攻补兼施 , 理法中肯 , 方药得当 , 起效迅捷 。[刘同达.黄龙汤临床应用.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 2001 , 13(4):300-301] 。
(二)肠梗阻
男 , 40岁 , 农民 , 于1996年12月15日入院 。频繁呕吐 , 阵发性腹痛5天 , 每天呕吐3~5次 , 进餐后加重 , 4天未大便 , 偶有排气 , 无烦渴、发热等症状 。1989年和1991年曾两度患此病 , 在本地医院分别住院1个月和50余天 , 行输液保守疗法而愈 。病人体质消瘦 , 四肢发冷 , 腹胀而软 , 偶有肠型和肠鸣 。腹部X线透视见有多个气液平 , 提示为肠梗阻 。其他检查均正常 。舌淡、苔白、脉细弱 。人院后给镇吐、解痛、灌肠、输液等支持疗法 , 5天未效 。第6天加服大承气汤 , 川大黄15g , 枳实12g , 川朴10g , 朴硝10g , 连用2天 , 呕吐如初 , 大便未解 。第8天改服黄龙汤加减:川大黄12g , 枳实12g , 朴硝10g , 台参30g , 当归9g , 傍晚服之 , 夜间自觉腹气已通 。第9天排出大便 , 腹痛、呕吐停止 , 又服原方去朴硝一剂 , 痊愈出院 。
按本例病人主症为便结、腹痛、痞满、呕吐、消瘦、肢冷、脉细弱等 。究其根为中气不足所致 。…初用“实则泻之”之法 , 按大承气汤 , 因中气亏虚 , 难胜攻伐 , 犯“虚虚实实”之忌 , 难合病机 , 伐之正气更虚 , 无力助药下达 , 反致浊气上逆而呕吐 , 难达通腑泻便之目的 。审其病机 , 后改攻补兼施之法 , 服黄龙汤加减 , 重用台参补中益气 , 当归补血润肠 , 助大承气汤直达病所 。使浊气降、气结消、瘀血散 , 大便通、腹痛、痞满、呕吐迎刃而解 。[常成训 , 许国华 , 王少卿.黄龙汤治疗肠梗阻2例.滨州医学院学报 , 2001 , 24(5):469] 。
(三)重症老年肠结
王某 , 女 , 74岁 。1990年5月1日初诊 。病人于1931年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近3年来每因情志不畅或饮食不慎而发生黏连性不全肠梗阻 , 皆给予保守治疗而缓解 。1990年4月23日梗阻又作 , 曾在外院给予大承气汤口服 , 西药支持疗法等8天不能缓解 , 生命垂危 , 因惧怕再次手术 , 旋于5月1日转入我院外科要求中医治疗 。现在症:精神不振 , 两目无神 , 面无华色、倦怠乏力 , 脘腹胀满 , 呕吐频频 , 腹痛阵发性加剧 , 得温稍减 , 畏寒肢冷 , 无大便无矢气 , 舌淡、苔白 , 脉细数无力 。X线腹部透视:肠道内有多处阶梯样气液平面 。证属气血两虚 , 元气将竭 , 寒实内结的虚实夹杂证 。投以黄龙汤加味 , 取其攻补兼施之法 , 处方:油当归、附子、芒硝(冲)各20 , 大黄(后下)、枳实、川厚朴各15 , 红参(另炖)12 , 桔梗10g , 甘草6 , 生姜3片 , 大枣5枚 。加水800ml , 急煎至600ml , 每次150ml , 深部保留灌肠 , 每日4次; 同时配合液体疗法 。2日上午自解大便一次 , 内有1cmx2cm的哑铃状的燥屎1枚 , 腹痛稍减 。此为元气渐复 , 肠结将开 , 腑气欲通之佳象 。药已中的 , 仍拟前方1剂 , 取其300ml依前法分2次灌肠 , 余300ml分2次鼻饲 , 药后腹痛较前更甚 , 针刺足三里穴 , 热敷腹部以缓其急 , 6小时后始解黑褐色稀便 , 呕吐止 , 至3日上午共解大便10余次 , 腹胀腹痛顿消 , 精神显振 , 后经适当调治 , 于6日痊愈出院 。随访至今无不适 。
按黄龙汤是为里热实证而见气血虚弱者所设 , 但本例气血两虚 , 阳气式微 , 寒实内结是其质 , 攻其邪恐愈伤其正 , 补虚则实邪愈壅 , 但不攻则不能去其实 , 不扶正则无以救其虚 , 故扶正祛邪才是唯一的治疗途径 。取大承气汤攻积导滞以荡其邪 , 人参、当归、附子补益气血 , 温通阳气以扶其正 , 桔梗开肺气而通肠胃 , 姜枣和胃调中 , 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攻积导滞 , 温阳补气益血之功 。方中大承气汤虽属寒下通便 , 但配伍附子大热之品制其寒性而保存其走泄之性 。药证相符 , 故见扶元气于将竭之时 , 攻寒实于生命垂危之际 , 肠结8天而获痊愈 。[王乾国 , 段菊仙.黄龙汤治重症老年肠结一例报告.新中医 , 1993 , (2):42] 。
(四)肺心病并发胃肠道衰竭
张某 , 男 , 69岁 , 1999年4月10月初诊 。呼吸急促 , 不能平卧伴腹胀呕吐5天 。病人有肺气肿病史20余年 , 曾因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次在友院治疗 , 5天前因感寒致旧恙复现并加剧 。刻下神昏谵语 , 面色黧黑 , 胸闷气短 , 咳喘不能卧 , 痰黏色黄难咯 , 腹胀难忍 , 恶心呕吐阵作 , 大便2天未行 , 舌暗红 , 苔黄干无津 , 脉弦滑 。查体:神志欠清 , 呼吸微促 , 颈静脉怒张 , 桶状胸 , 肺部满布干湿性啰音 , 心尖搏动位于剑突下 , 心率100次/分 , 律不齐 。腹膨隆 , 肠鸣音减弱 , 未扪及包块 , 听诊未见移动性浊音 , 肝下界右肋下2cm , 下肢轻度浮肿 , 未引出明显病理性反射 。胸腹联透提示:肺透亮度增加 , 肺纹理粗乱 , 横膈下降且活动受限 , 心影向两侧膨出 , 大肠伴部分小肠明显充气扩张 , 未见明显液平 。作肺心病并发胃肠道衰竭处理 , 予抗感染、低流量吸氧、输液等综合治疗 。中医辨证属正亏日久 , 痰浊壅盛 , 肠腑气机痹阻 , 浊逆蔽窍 。急以黄龙汤300ml , 上灌下注 , 5小时后全腹作响 , 排黏液咖啡样大便1次 , 神志渐清;次日上午重复用药 , 大便日4~5次 , 腹胀显缓 , 呕吐亦止;第3天口服1剂 , 腹胀消失 , 排气如常 , 咳喘好转 , 已能平卧 , 腹透大小肠未见充气扩张 。继以运脾化痰法善后 , 1周即出院调理 。[孙伯青.黄龙汤治疗肺心病并发胃肠道衰竭24例临床观察.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 2000 , 12(5):402] 。
(五)急性阑尾炎并阑尾脓肿
李某某 , 男 , 28岁 , 农民 。既往有反复腹泻史3年 。今因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12小时 ,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4小时 , 伴有发热、恶心呕吐 , 大便二日未行 , 于1975年4月23日就诊 。查体:舌质偏淡 , 苔黄白相兼而干 , 脉细滑数 。体温39℃ , 形体较瘦弱 , 呈急性痛苦病容 , 右侧卧下肢屈曲位 , 右下腹可扪及一边缘较清楚的约为5cmx6cm肿物 , 触痛(++) , 腰大肌试验(+) , 麦氏点及兰兹点压痛(++) , 反跳痛(+) , 肛诊:直肠右上方触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1×10'/L , 中性粒细胞0.85 , 淋巴细胞0.15 。诊为急性阑尾炎并阑尾脓肿 。投以黄龙汤加减:大黄(后下)15g , 芒硝(另冲)20g , 枳实10g , 川朴12g , 党参15g , 当归6g , 桔梗10g , 白芍15g , 丹参20g , 柴胡15g , 苡仁30g , 每日二剂 , 每隔四小时服药汁250ml 。并嘱其家属严密观察病情 , 来院随诊 。药后连泻四次腥臭脓血大便 , 腹痛见减 , 热亦稍退 , 不恶心呕吐 , 已进食一小碗米汤样粥 。次日其家属扶来复诊 。查体:体温38℃ , 舌淡 , 苔薄黄 , 脉细稍数 , 右下腹肿物缩小 , 压痛减轻 , 原方大黄改10g同煎 , 西党改18g , 进四剂 , 服法同前 。药后解出挟有少许血性黏液脓样便10次 。每餐可进食稀粥一小碗 。三诊:由其家属陪同 , 步行就诊 。自诉除头昏疲乏外 , 余无所苦 。查体:体温36.5℃ , 舌淡苔薄白 , 脉缓 , 右下腹
肿物消失 , 腹部平软 , 麦氏点及兰兹点压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10'/L , 中性粒细胞0.70 , 淋巴细胞0.30 。症状体征消失而痊愈 。守方稍加出人 , 调理一周 。追访两年未发 。[吕银.黄龙汤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江西中医药 , 1985 , (1):13-14] 。
(六)产后血便
陈某 , 女 , 28岁 , 工人 , 1984年10月19日初诊 。病人剖腹产后 , 右下腹胀痛 , 每月解大便一次 , 便燥似羊屎 , 量多似牛粪 , 解时鲜血同注 , 便完后大汗淋漓 , 头昏目眩如虚脱状 , 其苦难忍 。多方求医无效 , 历时五年 。诊脉细滑而弦 , 面色萎黄不泽 , 精神疲惫 , 舌暗淡 , 苔薄腻而干 , 脉滑而细 。病属正虚邪实 , 治宜攻下扶正 , 黄龙汤试投 。处方:枳实8g , 川朴6g , 制大黄10g , 芒硝5g , 当归12g , 党参10g , 桔梗4g , 大枣6g , 甘草4g 。服药一剂 , 翌晨即解大便 。便已燥软无鲜血 , 少腹胀痛减轻 , 舌质由暗淡转红 , 苔脉如前 , 肛门有欲解大便之感 , 口唇干燥 。效不更方 , 继用前方去芒硝加木香10g , 槟榔6g以除里急 , 玄参10g , 生地12g , 麦冬10g养阴增液 , 三剂 。再诊 , 病人告:五年痼疾得除 。大便软而成形 , 日行一次 , 无鲜血 , 肛门无里急 , 少腹胀痛消失 。舌淡 , 苔薄润 , 脉仍细 , 以八珍汤善后 。一年随访 , 病人从未发作 , 身体健康 , 体重已增加五公斤余 。
按病人因剖腹产 , 气血大伤 , 气虚则无力推动糟粕排出 , 血虚则肠道失润致燥屎内结 , 肠留实积 , 气机被阻致中州不运 , 水谷难化 , 气血无以致生 , 使虚者更虚 , 实者更实 , 形成邪盛正虚之证 。药以枳实、厚朴、制大黄、芒硝泻热通便 , 荡涤肠中积滞而祛其邪;党参、当归双补气血;桔梗开肺气而通肠胃 , 意在通上泄下;姜、枣、草扶胃气和诸药;加玄参、麦冬、生地滋阴凉血增液通便 , 急救其将涸之阴而扶正 。药证相合 , 取效迅速 。[徐平平.黄龙汤治愈产后血便.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991 , 15(2):53] 。
(七)慢性胆囊炎并胆石症急性发作
李某某 , 男 , 60岁 , 农民 。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1年 , 加剧伴发热、呕吐1天 , 于1980年9月2日人院 。上腹部疼痛发作时呈持续、间隙性加剧 , 可放射至右肩胛骨下角 , 伴有寒战高热 , 恶心呕吐 , 大便四日未解 , 小便橘黄色 。查体:体温39℃ , 舌质淡紫 , 苔黄厚腻 , 急性痛苦病容 , 巩膜中度黄染 , 右上腹腹肌紧张 , 墨菲征(+) , 波阿征(+)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6x1012/L , 白细胞16x10'/L , 中性粒细胞0.85 , 淋巴细胞0.15 , 尿胆红素(+) , CO , CP36.2V% , 诊为慢性胆囊炎并胆石症急性发作 。西药予以支持疗法 , 中药投以黄龙汤出入:大黄(后下)15g , 芒硝(另冲)15g , 川朴15g , 党参15g , 桔梗10g , 丹参15g , 法半夏4g , 苡仁30g , 竹茹10g , 茵陈20g , 青蒿15g , 柴胡15g 。每日2剂 , 每四小时服药汁250毫升 。药后八小时解大便一次 , 腹痛、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均减 。守方略有增减 , 服法同前 , 七天症状、体征消失 , 实验室检查正常 。临床痊愈出院 。一个月后胆囊及胆道造影示:慢性胆囊炎并胆道结石 。[吕银.黄龙汤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江西中医药 , 1985 , (1):13-14] 。
(八)支气管扩张症
徐某 , 女 , 48岁 , 农民 。1999年4月14日初诊 。病人4天前曾因支气管扩张大出血在本院住院治疗2天 , 血止后出院 。今日再度咳血复来我院中医门诊求治 。诊时症见:咳血盈口 , 色鲜红挟有少量泡沫状痰 , 面红目赤头晕 , 心悸气短 , 口干唇燥 , 大便秘结 , 舌红苔黄 , 脉滑而数 。证属阳明燥热上冲于肺 , 迫血妄行 。治当通腑泻热 , 益气凉血止血 。方用黄龙汤加减:大黄10g(后下) , 芒硝10g(冲服) , 枳实6g , 西洋参10g(另煎服) , 当归10g , 水牛角30g(先煎30分钟) 。服上方7剂后大便即通 , 咳血量随之减少 。效不更方 , 又进2剂 , 咳血基本已止 , 后用生脉饮合四君子汤出入调理月余 , 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
【黄龙汤的作用与功效】按本例病人咳血 , 血虽出于肺 , 但病因在于胃 , 阳明腑实 , 燥热熏蒸 , 肺络受损 。….方中以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泻结 , 导热下行 , 病人反复出血 , 气血亏耗则用西洋参配当归益气养血;取水牛角 , 清热凉血 , 腑通则气顺 , 热清则血宁 , 不用止血则收血止之功效 。[刘同达.黄龙汤临床应用.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 2001 , 13(4):300-301] 。
【临床应用】
(一)麻痹性肠梗阻
灌肠治疗36例 , 总有效率为97.2% , 药用:大黄30g , 芒硝30g , 枳实15g , 厚朴15g , 党参15g , 当归15g , 甘草10g;煎水400ml , 制成灌肠液 , 以200ml作高位灌肠 , 保留60分钟 , 每日2次 , 间隔8~10小时 。于肛门排气或排便后停止治疗 。[罗学森.黄龙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 2013 , (10):122-123] 。
(二)黏连性肠梗阻
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36例 , 治疗48小时后统计疗效 。总有效率97% 。药用:大黄(后下)、枳实、厚朴各15g , 芒硝(冲服)12g , 党参、当归各20g , 生姜6g , 大枣5枚 。口干者加麦冬、玄参、生地 , 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木香 。一般服药1~2天后大便通 。继中药减为半量 , 维持治疗1周 。[樊天慧 , 黄艳.黄龙汤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黏连性肠梗阻36例.陕西中医 , 2005 , 26(12):1333-1334] 。
(三)老年便秘
治疗83例 , 药用:大黄6g , 厚朴10g , 枳实12g , 芒硝8g , 人参15g , 当归20g , 桔梗10g , 甘草8g 。纳差加白术15g , 小便黄加茯苓10g , 脊柱骨折加续断15g , 骨盆骨折加血余炭6g , 髋部骨折加牛膝10g 。全部病例服药1~4剂后 , 腹部胀痛、大便不通等症状均有改善 , 且能减轻骨折疼痛 。[付朝霞.黄龙汤治疗老年便秘83例.河北中医 , 2003 , 25(5):365] 。
(四)肺心病并发胃肠道衰竭
治疗24例 , 有效率87.5% 。药用:生大黄、炒枳实、党参各15g , 厚朴、芒硝、当归各10g , 桔梗、大枣、甘草、生姜各5g 。经胃管灌入或口服100ml , 肛门注入200ml , 5天内统计疗效 。[孙伯青.黄龙汤治疗肺心病并发胃肠道衰竭24例临床观察.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 2000 , 12(5):402](五)胃癌根治术后
早期使用黄龙汤再鼻饲高价营养 , 能有效地减轻负氮平衡 , 刺激蛋白质
合成 , 有利于伤口愈合 , 且费用低廉 。[季全生 , 刘南征 , 王水.黄龙汤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道营养支持中的价值.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 1994 , 10(6):15-16] 。
【药理研究】
兴奋胃肠平滑肌
黄龙汤能促进动物在体肠推进运动 , 使动物排便时间增快 , 次数增加[李祥华 , 王文英 , 马凤英 , 等.黄龙汤对动物在体肠推进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2 , 18(6):9];也能对抗牵拉豚鼠小肠引起的小肠推进率降低 , 并有改善脾切除引起的胃排空减慢的功能 。[李祥华 , 王文英 , 马凤英 , 等.黄龙汤对动物肠运动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 , 2003 , 14(6):326-327] 。以上实验表明 , 黄龙汤有兴奋胃肠平滑肌作用 。
【临证提要】
本方乃陶节庵所创 , 见《伤寒六书》 , 由大承气汤加人参、当归、甘草、姜、枣、桔梗组成 , 为体虚腑实证攻下之代表方 。吴又可使用时有所加减 , 去桔梗、姜枣、甘草 , 加生地 , 较之原方益气养血之功更为显著 。本方今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 特别是气血亏虚型胃肠梗阻疗效较好 。
推荐阅读
- 关于养狗的常识 怎么养狗
- 关羽有后代留下来吗 周瑜怎么死的
- 花店买的花束怎么养 鲜花怎么保鲜
- 如何评价陈凯歌的审美品味
- 为什么大多数散户交易经常赔钱还赔的很厉害
- 为什么人会有挖掘规律把一个事物做到极限的倾向
- 中国邮政银行什么时候成立的
- 为什么日漫的结局大多让人累觉不爱
- 物种间捕食和寄生关系的形成是怎样的
- 老人气短 多种疾病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