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加减当归补血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组成方解

【来源】源于清·傅青主《傅青主女科·血崩·年老血崩七》 。

【组成】当归--两,酒洗黄芪一两,生用三七根末三钱桑叶十四片
【用法】水煎服 。
【作用与功效】益气养血,收敛止血 。
【主治适应症】年老妇人血崩昏晕者 。
【傅青主加减当归补血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组成方解】【方解】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以止血,黄芪补气健脾统血,三七乃止血圣药,急止崩下之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佐以桑叶以滋肾阴又有收敛之功 。《本草从新》中记载桑叶“滋燥、凉血、止血”,桑叶性凉,可清热凉血止血 。全方共奏益气养血,收敛止血之功 。
【医论】夫补血汤乃气血两补之神剂,三七乃止血之圣药,加入桑叶者,所以滋肾之阴,又有收敛之妙耳 。但老妇阴精既亏,用此方以止其暂时之漏,实有奇功,而不可责其永远之绩者,以补精之味尚少也 。服此四剂后,再增入:白术五钱,熟地一两,山药四钱,麦冬三钱,北五味一钱,服百剂,则崩漏之根可尽除矣 。(《傅青主女科·血崩·年老血崩七》) 。
【临床应用与医案】
1.崩漏吴某,45岁,以月经紊乱,经量多,经期长半年于2007年6月1日就诊 。患者在2005年底即月经量多、持续10余日,经期无规律 。曾用中西药治疗效不显,前来就诊 。现月经来潮18天,量时多时少、血块、色暗,伴小腹时痛,面色萎黄、四肢乏力、体倦,舌淡胖齿痕,脉细略数,诊为崩漏,证属脾气虚弱,用加味当归补血汤合固冲汤化裁:黄芪50g,当归20g,炒白术12g,炒白芍40g,阿胶10g(烊化),桑叶30g,党参2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海螺蛸15g,薢草10g,棕榈炭15g,仙鹤草40g,三七10g
(炖) 。3剂血止,继用归脾汤调治而愈 。[刘国平,贺玉珍.加减当归补血汤治疗崩漏的体会.内蒙古中医,2010,(11):52-53] 。
2.咳血男,32岁,农民 。1986年3月16日初诊,患“支气管扩张”5年之久,每遇感冒或劳累后即发,曾住院多次未能根治,本次因感冒而发,咳嗽,咳血量多,色鲜红,病已3天,经西药治疗,外感已解,咳嗽,咳血未除,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证属:肺气耗散,血失统摄 。治法以益气敛肺摄血 。方药:黄芪30g,当归12g,霜桑叶10g,三七粉4g(冲),生地15g,阿胶15g(化),炙杷叶10g,水煎服,3剂,1剂血减大半,3剂血全止 。后以上方去三七粉,熟地易生地,加山萸肉10g,意在金水相生,以巩固疗效 。1年后随访,咳血末曾复发,感冒发病次数较前减少 。[张华.加减当归补血汤在内科血证中的运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15(1):25-26] 。
3.吐血男,40岁 。1987年10月3日初诊,既往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 。每遇生冷饭食或食杂粮后,即感胃脘嘈杂疼痛,反酸,自服“维U颠茄铝镁片、复方氢氧化铝”等后可缓解 。1周前因饭食不当,上证复发,并吐血2次,每次约150mL,为咖啡色,自服上药,效果不佳,随来就诊,胃脘闷疼,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便溏色黑,舌淡边暗苔白,脉沉涩无力 。证属:气虚络瘀、血不归经 。治法为益气通络,引血归经 。方药:黄芪30g,当归12g,霜桑叶10g,三七粉4g(冲),乌贼骨10g,煅瓦楞30g,伏龙肝30g,炒白术12g 。水煎服,3剂吐血反酸全止,原方去三七粉,嘱其继服半月,1年后随访,吐血末再发生 。[张华.加减当归补血汤在内科血证中的运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15(1):25-26] 。
4.便血女,52岁,农民 。1987年2月9日初诊,腹泻半年余,以血便为主,时夹有黏液 。经西医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每因劳累或饮食不当而加重,纳差消瘦,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证属脾虚气陷,血失统摄 。治法为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黄芪30g,当归12g,霜桑叶10g,三七粉4g(冲),焦白术12g,伏龙肝30g,槐米12g,焦地愉15g 。3剂血止 。大便不实,后于原方去三七粉加党参,隔日1剂,连服月余而愈 。[张华.加减当归补血汤在内科血证中的运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15(1):25-26] 。
5.尿血男,15岁,学生,1984年10月6日初诊 。患“急性肾小球肾炎”3年,每年10月份复发 。颜面浮肿,面色白,神疲微言,尿少,色如洗肉
水状,舌淡体胖苔白,脉濡缓 。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管型少许 。血红蛋白8g,红细胞2.6x10”/L 。证属脾肾气虚,水泛血溢 。治法为健脾补肾,摄血利水 。方药:黄芪30g,当归10g,霜桑叶10g,三七粉3g(冲),山药15g,白茅根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连翘30g,连服3剂 。肿消血止,尿色如常 。原方去三七粉,加山萸肉10g,丹皮10g,7剂 。复查尿:蛋白转阴,红细胞消失 。嘱上方隔日1剂,再服20剂 。同时服用六味地黄丸,以巩固疗效,次年随访未复发 。[张华.加减当归补血汤在内科血证中的运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15(1):25-26] 。
【临证提要】本方加减应用:①岳美中老先生以病例形式介绍一例:是一育龄妇女,经数医医治无效,用此方加白芍一两、白术四钱收效,且认为白芍量也必须是一两以上,他说:“用此方止血,关键在白芍、桑叶用量要大 。根据《止园医话》载:白芍止血力大,我加入方中,常用一两以上大量,治愈多人” 。有医家应用之,确有其效,只不过对有脾胃欠佳者,以炒用之,以防腹泻之虞 。方中黄芪宜生用且剂量要大30~60g,功效为益气升清,配伍白术健脾利湿消肿,二者合用有强壮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蛋白代谢 。②对脾胃虚者可合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中的固冲汤 。因张氏固冲汤对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血失统摄者有良效,加之方中止血药多,所以收效更佳 。③偏血热者可合张志远先生的地榆、贯众、白头翁以清热凉血,因三味药皆为苦寒之品,有凉血作用 。在许多本草书中均言有治崩漏之力,事实证明,的确疗效甚佳 。“它们在止血方面的区别是:地榆味酸偏于收敛,贯众促进宫缩,侧重清热解毒,白头翁祛瘀生新,兼消积聚 。三药配伍使用,不仅能清热泄火,尚有涩以固脱和祛瘀生新相辅相成的特殊功能” 。[刘国平,贺玉珍,加减当归补血汤治疗崩漏的体会,内蒙古中医,2010.11:52-53] 。

    推荐阅读